中关村高新区是在市场自发基础上与政府管理规划相结合的产物。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标杆,其成功与许多无法模仿、不可复制的发展环境有关。
(一)首都智力资源为中关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是中国首都和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中关村所在的海淀区又是北京教育与科技机构最密集的地方,拥有一大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目前,海淀区拥有清华、北大等高校41所,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大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高校群体;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占北京市院士总数的60%以上,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30%以上;区内国有科研单位144个,其中中科院院所26所,占北京地区中科院院所数的60%。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聚集使这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才高度集中、技术高度密集的地区,它们承担着国家、部委、地方和企业的众多科研项目,涌现出了多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二)体制改革为中关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www.xing528.com)
中关村的发展是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挑战,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启动的。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出现了第一批“下海”的创业者。1980年,中科院研究员陈春先创立了全国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新的形势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所存在的严重弊端被日益暴露出来,它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使科技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有步骤的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其改革的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广泛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技术和社会发展”。改革的核心是确立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思想,革除原有体制下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弊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进而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主要改革的措施是,改革财政拨款制度,开放技术市场,促进科研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下放科研机构,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改革科技人员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等,有步骤地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院所转制。
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先后出台,对全国科技和经济的结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关村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关村地区有志于改革的科研院所纷纷出来创办科技企业,拉开了中关村发展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