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舞弊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为了获取融资、偷逃税款等构成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而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等均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同时,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使舞弊者找到了自我合理化的借口。因此,财务舞弊行为的道德治理对策,应多种手段并用,既要实现职业道德的自律,也要实现职业道德的他律。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
自律是个体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是个体达到一种不受外在的约束或情感的左右而依据其“良心”法则行动的自主状态。为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既需要财务人员实现个体自律,也需要在企业层面建立自律机制。
1.个人自律
在个人层面,财务会计人员要实现个体自律,以防范财务舞弊。财务会计人员的个体自律表现在自我立法、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上。在自我立法上,财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将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生成自我的职业良心,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以及职业道德习惯等。在自我选择上,财务人员依据职业良心制定自己内心所尊崇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不同财务人员的价值观复杂多样,使得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行为层次有别,但这本身就是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自我选择的表现。在自我控制上,财务人员个体的职业行为选择绝不是任意的、毫无限制的,而必须遵循一些广泛认可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通过理性选择摆脱外在的控制,从而达到自主自觉,认清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应担当的社会职责和应尽的社会义务,并在强烈的职业道德意志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通过财务会计人员的个体自律,消除财务舞弊利益对财务人员的诱惑,降低财务人员实施财务舞弊的借口,以实现防范财务舞弊的目的。
2.企业自律机制
在企业层面,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以防范财务舞弊。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包括自律组织机制、自律规范机制、自律目标机制和自律环境机制。
(1)企业自律组织机制一方面倡导在组织内部建立类似道德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来促进财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保护财务人员不受打击报复,另一方面支持员工加入会计行业自律组织,促进企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实现自律管理。
(2)企业自律规范机制一方面要求在政府、行业协会层面建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定,另一方面要求在企业内部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规范制度和要求。
(3)企业自律目标机制要求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在推动完善企业整体商业道德和员工个体职业道德的同时,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运行的预期目的和结果。
(4)企业自律环境机制要保证企业有一个正常的外部机制,如全社会的道德教育状况、企业员工普遍的职业道德水准等,不仅同企业自身的内部机制有关,而且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的外部机制有关。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他律
他律是相对于自律而言,是指服从自身以外的权威与规则的约束而行事的道德原则。自律是他律的基础,他律最终通过自律起作用,离开自律的他律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无法唤起员工自我修养的热情,治标不治本。
会计职业道德的他律机制主要包括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机制、审计监督机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等。通过不同形式的他律机制,来约束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以达到防范财务舞弊的目的。(www.xing528.com)
1.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来防范财务舞弊。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着他律制约作用。但这种监督机制的社会运作成本较高,且要以全民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相当水准为前提,多半属于事后监督。若被监督者对这种舆论充耳不闻或闻而不动,那这种监督必定是软弱无力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合力。为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对财务人员诚信监督的作用,财政部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17]中要求加强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特别是建立严重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这对于发挥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有较大促进作用。
2.法律法规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机制,来防范财务舞弊。我国非常重视会计工作的立法,《会计法》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四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会计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可以对财务会计人员形成有效威慑,使财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3.审计监督机制
通过审计监督机制,来防范财务舞弊。审计监督形式包括政府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等。
(1)在政府审计监督中,政府审计机关(包括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会计账目进行独立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改进建议的同时,揭露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
(2)在社会审计监督中,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
(3)在内部审计监督中,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独立审查和评价,并将审计结果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通过不同的审计监督形式,可以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形成监督,让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相关规定及准则的要求,防止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
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来防范财务舞弊。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防范和减少风险的发生,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的介入和监控,采取权力分解、相互制衡手段,制定出完备的制度保证的过程。具体包括组织机构控制机制、职务分离控制机制、授权批准控制机制、预算控制机制、财产安全控制机制、业务程序控制机制等,通过这些控制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控制偏差,防范财务造假,以避免把潜在的危机转为现实的损失。因此,内部控制机制是遏制企业财务舞弊的重要方式,是有效防范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