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决策树模型是由杰拉尔德·卡瓦纳等人于1981年提出。道德决策树模型的基本逻辑方法如图1-1所示。
该模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决策的后果和决策对义务与权利的尊重两方面来评价决策在道德上的可接受性;二是运用加勒特的相称理论,考虑例外情况的解决方式。该模型的缺陷在于对利益相关者长短期利益平衡未加考虑。
图1-1 道德决策树模型
(二)衡量决策伦理性的12个问题
劳拉·L.纳什列举了衡量企业决策伦理性的12个问题,供决策者在进行伦理决策时考虑。
(1)你已经准确地定义决策问题了吗?
(2)如果你站在他人地立场上,会怎样定义问题?
(3)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4)作为一个个人和公司成员,你忠诚于谁、忠诚于什么?
(5)你做该决策的意图是什么?
(6)你的决策意图与可能的结果相符合吗?
(7)你的决策会损害谁的利益?
(8)你能在做决策前与受决策影响的各方讨论该决策问题吗?
(9)你认为从长远来看该决策将与现在看上去那样有成效吗?
(10)你能毫无顾虑地与你的上司、高层管理者、董事、家庭以及整个社会谈论你的决策或行动吗?你是否感到不安?
(11)如果理解正确,人们会对你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看法呢?误解了又会怎样?
(12)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你会允许对你的立场有例外?(www.xing528.com)
该分析框架从决策动机与结果以及利益相关者和长远利益考虑该决策的合道德性,同时也考虑了例外情况的发生,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但缺点在于缺乏相应的伦理理论作为逻辑基础,主观性太强,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决策。
(三)“九问式”模型
“九问式”模型由美国马奎特大学营销学教授基恩·拉克兹尼亚克于1983年提出。此模型在九个问题中分别运用了显要义务论、相称论和公平公正论,决策者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制定符合道德的决策,如果回答全部为否定,则该决策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
(1)该行为是否违法?
(2)该行为是否违背任何一般的道德义务(包括忠诚的义务、感恩的义务、公正的义务、仁慈的义务、自我完善的义务、不伤害的义务)?
(3)该行为是否违背相关组织的特定义务?
(4)该行为的动机是否是邪恶的?
(5)该行为是否会导致任何重大邪恶的事情发生?或者是否会由于该行为而出现重大邪恶的事情?
(6)是否故意放弃了好处相同或更多而邪恶更少的备选方案?
(7)该行动侵犯了消费者不可剥夺的权利了吗?
(8)该行动是否侵犯别的组织的权利?
(9)个人或组织是否已经没有相关的权利了?
该分析框架综合了义务论和结果论,以法律检验为起点,依次进行义务检验、特定组织的责任与目的检验、过程检验、结果检验、权利检验、公正检验。该模型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到当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抉择。
(四)伦理检查模型
伦理检查模型由肯尼斯·布来查德和诺曼·Q.皮尔于1988年提出。该模型主要依据合理利己论和显要义务论,简单实用,无须掌握较抽象的伦理原则,便可进行大致符合伦理的决策,因此被很多企业采用。该模型的分析框架是由以下三个问题构成:合法吗?长、短期利益平衡吗?自我感觉如何?该模型的基本逻辑如图1-2所示。
图1-2 伦理检查模型
该模型从表面上看,好像并未直接谈到伦理,但实际上都与伦理有关。一般而言,伦理与法律是一致的,即不合法的也往往是不道德的。违反伦理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往往得不偿失。依靠自我感觉来判断,就是要唤醒决策者本身拥有的伦理意识。然而该模型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一是未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考虑;二是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仅遵守字面上的法律不足以避免不道德的决策;三是对于复杂的问题仅凭自我对道德的认识,而没有系统的伦理分析为理论基础,无法获取清晰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