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均有其受屈辱的历史,也有其艰苦机智奋斗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凡是商人,不论中国的,或世界其他国家的,都有他共同的目的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劣点存在的。做买卖为发财,这是所有商人的共同目的:加速商品的流通,繁荣城乡经济,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便是商人对社会的共同贡献;而当商人不讲道德和不顾国家人民利益而“惟利是图”时,便出现欺骗做假的不法行为,它将危害国计民生,这便是商人存在的劣点。
虽然,中国商人跟世界上所有的商人有其共同点,也有其和不同的遭遇特点。中国商人、商业诞生较早,在商代已经出现。但其一诞生便被统治者所贱视。秦汉以后,轻商、贱商形成政策并付诸实施,有诸多压制商人规定:商人不得入仕,不得衣丝绸和坐车。到三国时仍如此,商人是穿着白衣的,如吕蒙袭荆州时就是将军船装成商船用白衣人摇橹偷渡的。一直到朱元璋创建明王朝后还是抑商贱商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朱元璋曾下令农民之家许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者,亦不许穿细纱。即使在不轻商的一些朝代,商人身份还是低下的。在整个封建时代,商人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其生存和发展,都依附于官僚的庇护之下,以至彼此勾结走上邪道,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及在商业上的作用。
中国商人虽有其受辱的历史,但他们也在这不幸的厄境中发奋图强锻炼成长,创造了自己光荣的历史。
正由于“商而通之”,工农业活跃,经济繁荣,商人以其在经济上的贡献取得了朝野的尊重。战国时秦国是奉行“重本抑末”,但商人对国家的贡献使秦始皇不能不肃然起敬,如乌氏县畜牧商倮开展边境贸易,换回数不清的牛马,这对重耕战的秦王朝起了重大的作用,故得到秦始皇的礼遇,使以封君身份上朝,因而“礼抗万乘,名扬天下”。西汉初虽轻商贱商,而农工生产的发展使商业也随兴起,商人以其财富为世人所羡慕,因而“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到汉文帝即位时,民“皆背本趋末”,好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宋时商品经济繁荣,突破了市坊制对商业经营的限制,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末”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范仲淹写的《四民诗》对商贾的贡献予以充分的肯定:“尝得商者云,转货赖斯民”,“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对轻商、贱商提出尖锐批评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陈耆昌则提出“工商皆本”的观点。而在社会上,商人的地位也提高了。明清时为重商而呐喊的声音更响亮了,李贽大声质问:“商贾何鄙之有?”郑观应则提出开展商战以救国的倡议。因此,清时人重商成为一种风气,士人对经商也趋之若鹜,山西巡抚刘于义上疏谈及这种情况,雍正皇帝批示说:“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尤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力令读书,朕所悉知。”商人正是以其经济上的成就,扭转了人们轻商、贱商的错误认识。
商人在城市建设上也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我国古代五大帝都,即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商业的繁荣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宋时开封,元时的北京,当时人口都超过百万,如没有商人供应各种商品,人们是无法生活的,更谈不上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了。(www.xing528.com)
商人中的杰出人物,在政治上也显示了他们的非凡的才华。如帮助武王开创周八百年天下的姜尚,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原都是商人。郑国大商人弘高经商途中遇秦军,知其将袭郑,立即以郑君名义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已有备,认为偷袭难成功而退军,这显示了这个商人的爱国精神及其机智。儒商子贡以其如簧之舌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才能,使鲁摆脱齐伐之难,司马迁给予高度评价说:“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在文化传播上,中国商人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在世界上的五千年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正是凝聚在我们先人留下的浩如瀚海的书籍之中。而书籍的广泛印刷与推销的任务是落在书商的肩上的。早在汉代,我国已有书籍,唐以后印书卖书盛行。迄宋代,因宋太祖赵匡胤提倡读书,兴办学校,读书人更多,故书商设肆刻书更为普遍。清时有的书商不只推销书籍而且还是组织者。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诞生和广泛发行,跟书商的组织和推销不无关系。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评点和修订,显然是由书商组织的;又如《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是书商程伟元约高鄂写成的,使《红楼梦》成为完整的艺术品,广泛流行于国内外。
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商人的经商经验是极其丰富的,贡献是卓越的,外国商人对此望尘莫及。如在元时,中国商业之繁荣是首屈一指的,《马可·波罗行记》对汉八里城(即今之北京)赞颂说,此城之繁华“世界诸城无与伦比”,这是说汉八里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当时已有“人烟百万”的汉八里城的繁华是与商人辛勤经营分不开的。到清中期,中国商人还以中国丝绸、瓷器、茶等名牌产品占领世界市场,外国商品难以匹敌,西方商人也难以与中国商人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