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委托开始,到具体实施审计之前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
5.1.1.1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是会计师事务所判断是否接受审计委托的依据。一般而言,会计师事务所由部门经理与委托人洽谈委托事项。部门经理应该了解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5-1 审计程序
扫一扫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以及地理位置和经营特点。
(2)经营情况、经营风险及有关产业政策。
(3)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
(4)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
(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6)其他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情况。
上述基本情况除了听取委托人的介绍,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得以外,审计人员还应深入被审计单位的实地工作场所,直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并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接触,来判断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审计的目的、范围
审计人员应清楚地了解委托审计的目的、范围,注意到委托人的动机,特别是对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委托人更应加以重视。
此外,在上述两点内容要求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还应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能力出发,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及时间接受该项业务,以及注册会计师本身的业务素质有无接受该项委托的执业水平。在确认可以接受审计委托后,还应报主任会计师批准,才能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正式接受委托。(www.xing528.com)
5.1.1.2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确定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审计业务约定书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表签订,并加盖委托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印章。
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会计师事务所应及时选派审计项目经理,将审计任务分配落实,并编制审计计划。在编制审计计划之前,还需进行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分析及审计风险分析。
5.1.1.3 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的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由此可见,重要性可理解为会计报表中所包含的错报、漏报是否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全面反映的理解,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判断。如果报表中存在的错误能够影响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判断或决策,该错误为重要错误;反之,则为不重要错误。审计的重要性也是运用独立审计准则的基础,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均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
审计重要性的数量和质量也可称为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越高,可容许错报的范围越大。在现代审计中,对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进行详细审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代之进行抽样审计。因此,审计项目负责人通过确定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来指导抽样审计。
5.1.1.4 分析审计风险
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人员还必须考虑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从而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根据审计风险的组成来看,其包括三种类型的风险,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在特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某项认定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与审计人员对该认定所能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是反向关系。因此,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估计水平越低,检查风险的可接受水平越高;反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所需的审计证据量是正向关系。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较低时,所需审计证据量较少;反之,所需证据量较多。检查风险与所需审计证据量是反向关系。审计人员确定的检查风险可接受水平越低,则将检查风险限制在这一水平内所需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多。
总之,审计风险较低时与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表示意见所需的审计证据量之间是反向关系。审计风险越低,其所需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多。
5.1.1.5 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由审计项目经理在前述工作基础上负责编制的。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总体审计策略
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审计项目经理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2.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制订的,是对实施总体审计策略所需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项目经理编制的审计计划应报部门经理审核,并由主任会计师审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