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划审计工作中重要性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计划审计工作中重要性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4.3.3.1 重要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因素,都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等因素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例如,对特定报表项目进行审计的业务,其重要性水平可能需要以该项目金额,而不是以财务报表的一些汇总性财务数据为基础加以确定。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不同的报表项目的关心程度不同。一般而言,财务报表使用者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促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总之,只要影响预期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因素,都可能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计划阶段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用合理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

4.3.3.2 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两类重要性水平,并先确定财务报表层次,再分配到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

注册会计师对基准的选择有赖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例如,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而言,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而对于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营利组织来说,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就不合适。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净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以下是一些参考数值的举例:(www.xing528.com)

(1)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选择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0.5%。

(2)对于非营利组织,选择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

(3)对于共同基金公司,选择净资产的0.5%。

注册会计师执行具体审计业务时,可能认为采用比上述百分比更高或更低的比例是适当的。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实施审计,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在分配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第一,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第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由于为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对审计证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

4.3.3.3 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如下面的几种具体情况:

(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

(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

(3)错报掩盖受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尤其在联系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

(4)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

(5)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例如,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之间的错误分类,非营利单位的受到限制资源和非限制资源的错误分类。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情况只是举例,并非所有审计都会出现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不能以存在这些因素为由而必然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