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产业区理论:从理论到实践探索

新产业区理论:从理论到实践探索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组织结构上,这意味着不存在长的、自上而下的权力链,新产业区中的企业有相对扁平的组织结构。新产业区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十分重要,它取决于本地的社会规则。这是“第三意大利”的新产业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新产业区显然是高度网络化的系统。与大企业相比较,新产业区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存在许多决策中心。不同类型的新产业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集聚经济。在卫星平台式新产业区中唯一的集聚效应是通过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实现的。

新产业区理论:从理论到实践探索

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最早提到了产业区。20世纪80年代一些意大利经济学家在描述“第三意大利”小企业生产体系时重新使用了这一概念。由于这些地区具有数量众多的工业小区,每个工业小区的特征和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特征很相似,又由于这些地区为新兴工业区,所以被冠名为新产业区。

如果在一个区域中众多的独立企业彼此邻近,并且都属于同一产业或者相关产业,那么该区域经常被认定为一个新产业区。新产业区被定义为一个生产体系,它通常有着灵活的生产技术、专业化的手段,大量本地企业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的特点。以意大利为例,因为由所有者管理的小企业经常雇用其他家庭成员,这些企业内的交流路线是很短的。另外,灵活的生产要求工人能够从事大多数工作。在组织结构上,这意味着不存在长的、自上而下的权力链,新产业区中的企业有相对扁平的组织结构。这类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但是在其他方面,这类独立企业存在密切的合作行为。它们都对同一区域中的相同产品的生产做出了贡献。这些地理上定义的区域组成了一个意大利“社会经济整体”,并且部分地决定了“第三意大利”昏睡经济的复苏。

新产业区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十分重要,它取决于本地的社会规则。这是“第三意大利”的新产业区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它能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防止了不适宜的机会主义。抵触当地的规则、关税和经济行为标准而被排斥,会有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因此这种抵触是很少见的。这些规则融入了集聚经济,而集聚经济是“第三意大利”新产业区成功的关键因素。

小企业的所有者通常是手工业者并且是同一个手工艺协会的成员。这类协会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这种信息共享也可能受到当地政府鼓励。但这类协会能够存在的前提是有高度的信任,一个共享的社会文化特性促成了企业间以及雇用者和熟练工人之间的信任。Cooke and Morgan(1990)在分析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地区时,把网络描述为:企业之间的联结、技术传播机制、管理层—雇员关系和公众—私人协作。新产业区显然是高度网络化的系统。

对意大利卡皮地区针织品(制衣业)的一个研究发现,当欧盟整体都在经历该产业的危机时,尽管这里比意大利其他地方的劳动成本都要高,但其针织品产业却正在改进、扩展、雇用量增加并且生产线多样化。与大企业相比较,新产业区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存在许多决策中心。在大企业中只有一个战略决策中心;在卡皮地区,则有数以百计的决策中心。因为存在众多活跃的企业家,这个区域可以通过“试错”找到最好的决策。另外,这里存在着持续的试验并且信息循环很快,这创造了一个适宜模仿正确策略和创新性变化的环境。(www.xing528.com)

除了意大利卡皮地区外,经济地理学家在诸如美国的硅谷、我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等其他许多地区也看到了类似这种新产业区的现象。学者们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实际研究,对新产业区的一般特征做了总结,形成了产业集群又一新的理论——“新产业区理论”。

关于新产业区的分类,Markusen(1996)定义了轴心-轮辐式、卫星平台式、国家主导式三种新产业区。在轴心-轮辐式新产业区,至少有一个外向型的、垂直一体化的主导企业,周围有很多小供应商。在卫星平台式的新产业区中,存在着很多互相没有联系的外向型企业。在国家主导式新产业区中,关键的承租人是由政府所有或者主导的,外绕着消费者和供应商。这些关键的承租人在军事基地、武器装备制造企业、大学和政府管理中心中都存在。不同类型的新产业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集聚经济。总的来说,卫星平台式新产业区中的企业相互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轴心-轮辐式新产业区存在着比卫星平台类型中要大的集聚经济。在卫星平台式新产业区中唯一的集聚效应是通过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实现的。

总之,新产业区理论的内容大致是:区内各企业经由中介机构形成长期的稳定关系,构建起一个合作网络,推动企业持续创新;通过打造一种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氛围,促使地区经济、社会、技术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