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量选择与界定的重要性

变量选择与界定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2.1.3数据的处理本文选用2002-2016年12个粮食大县的面板数据。表7-5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

变量选择与界定的重要性

7.2.1.1 经济发展水平的测量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综合国内国际的经验,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一是单一指标法,用人均GDP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综合指标法,是用一系列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来综合反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种方法各自有优缺点。本文选择单一指标法即用人均GDP来反应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县域之间的人均GDP不受汇率影响,具有可比性;二是由于数据获得的有限性,人均GDP获得比较容易;三是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7.2.1.2 影响因素的选择

以往经验,对县域经济影响主要集中在资本、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本文结合粮食大县的特点选择了资本、劳动力、工业化水平、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财政支出、城镇化、区位因素。当然在考虑经济增长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环境问题,但由于县域环境数据的缺乏,我们这里只能暂时不考虑环境因素。

1.资本因素

包括县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一般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本文选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比重来粗略反应县域投资状况。

2.劳动力

粮食大县以农业为主导,所以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劳动力投入不仅要从量上来考虑,还要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因此本文选择使用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反映劳动力投入的量,用小学生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应初始人力资本的投入状况,来反应劳动者的素质状况。

3.工业化

工业化的发展不仅能深化社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强县已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共识,用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表示工业化水平,反应工业化程度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4.农业综合水平(www.xing528.com)

粮食大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的发展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采用以下三个指标对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描述。一是农业总体发展水平,用农林牧渔总产值占GDP比重表示;因为考虑到是粮食大县,二是选择粮食生产水平,用人均粮食占有量来表示,来验证是不是粮食产量越大,经济发展越落后;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用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表示,来反映农业现代化程度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5.财政支出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密切,一方面,政府增加公共设施的投资、政府采购和改善投资环境,可以推动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基础。为了考虑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财政支出变量,用财政总支出占GDP比重来反映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6.城镇化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城镇具有吸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致其他产业发展,通过城镇建设,可以增强城镇在资源、技术、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的升级,促进县域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

7.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约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表现在地理环境、交通情况、与经济中心的距离等方面。因此本文选择离中心城市距离来考察区位因素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离中心城市距离小于60公里的县,位于长春经济圈辐射县,属于近郊县,离中心城市公路里程大于60公里的县属于远郊县。

7.2.1.3 数据的处理

本文选用2002-2016年12个粮食大县的面板数据。其中由于涉及到时间序列,为了实现数据纵向的可比性,需要对数据统一口径,并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本文采取的是可比价格,以2002年为基期进行换算,其中人均GDP、财政支出、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是采用GDP缩减指数进行处理,而固定资产投资是以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处理。表7-5是对所选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表7-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