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工农剪刀差为本省工业发展积累资金
粮食大县在担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通过农业税和工农剪刀差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从图2-5可见,改革之初,剪刀差有所弱化,但是到80年代中期,剪刀差不断扩大,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剪刀差作用才不断弱化。1985年以后,粮食的市场交易条件逐渐恶化,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价格与农村日用工业品价格比较,提高幅度不大;但是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二胺、尿素分别上涨107%,101%,柴油上涨7倍多,直接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1985年三种粮食平均每公斤物质费用0.1184元,1990年上升到0.2216元,1995年上升到0.4350元,2003年上升到0.4382元,年均上涨15%。从而造成了工农产品交换比率向不利于农业的方向变化。1985年以来,从工农产品比价看,1985年每50公斤玉米可换尿素36.7公斤,换柴油65.5公斤。1992年仅能换尿素19公斤,换柴油10公斤,比1985年少换尿素17.7公斤,少换柴油55.5公斤。1978-1985年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业剩余中每年剪去700亿元,1987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年均剪去上千亿元,1985-1991年吉林省通过工农剪刀差转移资金43亿元,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图2-5 1985-2001年吉林省工农产品剪刀差相对量
2.通过地区差价及政策因素为粮食主销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www.xing528.com)
粮食大县对主销区的贡献不止体现在工农剪刀差,另一方面原因是地区的差价。1985年国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主要品种实行“倒三七”比例计价,但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却明显低于“倒三七”的水平,平均低3.87%,1985-1989年,农民由此少得加价款8000多万元。1989年,国家定购粮收购价格上调18%,由于按品种调价,吉林省提价水平只有9.5%。1994年粮食收购价格进一步调整,但调整后,吉林省与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省比较,玉米每公斤低0.08元,又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价,使利益流失在价格环节上又明显加重。而且国家指定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要求国家和地方按1∶1.5比例配套。然而,这种配套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粮食生产区随着粮食的调出,相应地使地方配套的那部分资金发生流失,粮食输出越多,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流失越多。
吉林省每年向外调出的商品粮大约在75亿公斤以上,其中按照粮食大县粮食商品量占吉林省粮食商品量比重70%计算,粮食大县每年要调出粮食52.5亿公斤,这些粮食大都是平价调出的。仅从农民卖粮这一环节算,如果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地区差价,及风险基金使农民每卖1公斤粮食损失0.1元钱的话,那么调往省外的52.5亿公斤粮食就至少使粮食大县间接向粮食调入省提供5.25亿元的资金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