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组织团队成员分享读后感的方法

多组织团队成员分享读后感的方法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造学习型组织,其方法多样。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组织团队一起阅读当下成员们都需要或感兴趣的好书,然后一起正式提交读后感,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组织团队一起进行讨论,以强化这样的学习风气和氛围。比如最近我们部门发起的×××银行白金信用卡自愿办理活动,起因很简单——为团队成员谋一些福利,并结合推广公司品牌。譬如读完之后一定要交作业——读后感。

多组织团队成员分享读后感的方法

打造学习型组织,其方法多样。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组织团队一起阅读当下成员们都需要或感兴趣的好书,然后一起正式提交读后感,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组织团队一起进行讨论,以强化这样的学习风气和氛围。

下面,是老银在多年前担任易宝支付市场部负责人时的“作业”之一,CEO唐彬送给每个部门长一本书——《三双鞋》。书是CEO自己掏钱买的,免费获得CEO赠书的“回报”就是每个部长都必须认真地阅读并提交读后感。

读《三双鞋》有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如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工作中激发员工的兴趣与斗志,让兴趣和工作的交集变得更大,这样的团队才更容易出好成绩。

初期追求物质财富(金钱),后期追求精神财富(幸福)

一个人随着自己的年龄、阅历、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也不一样。初期对于金钱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后期,尤其是当金钱积累相对充足的时候,有关幸福指数等精神追求变得更加重要。

随着团队的壮大,企业文化会加速稀释甚至面目全非

如果把企业文化当成一个企业的基因的话,那么,在人员引进方面,哪些共性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如链接交换在早期几乎以把所有朋友关系都用尽了的方式引进人才;哪些人因为某些特质是应该拒绝的;哪些人是应该退出团队的。这个原则应该很清晰、态度应该很坚决、行动应该很果断。反观我们目前的末位淘汰,虽然已经起步,但还不够迅猛。

满足客户的需求,才会为企业赢得最终的发展和壮大

为什么是三双鞋,而不是一双或者两双?正是由于考虑到用户购买时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一次给用户快递“三双鞋”,以便用户选择,这看似运营成本增加了,但赢得了用户的口碑和信赖。信赖是买不来的。为客户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不断落地和逐步改进,并且是不遗余力地改进。我们的很多产品和服务,问题找到了,对客户的需求也明白了,客户的重要性和观念也接受了,但为什么还是做不到卓越,我想是缺少执行力

商机有时候是灵光一现,创新则是有一整套机制支撑

现代企业,法子比点子重要。事实上,一个有法子的公司,即便在营销上朴实无华,最终也能把事情办好。相反,那些看起来很酷、听起来很棒的点子,如果没有一套很有法子的班子和机制去支撑去执行,基本上什么点子都就无法实现。法子在我们企业里是什么?是流程、是制度、是团队的彼此配合!

立志高远,才能激情似火

混日子的,得过且过的,没有目标和想法的,或者说想法初衷严重偏离企业文化的——正如“链接交换”在卖掉前夕,很多人也充满了激情——但它追求的是迅速的金钱回报和权力体现,工作几乎是不可能充满激情和忠诚的。工作没有激情,这个团队就绝不可能卓越。团队没有忠诚,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梦想伟大!(www.xing528.com)

无私,才能无怨无悔,才能百折不回

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人才会变得高大和无私,才会百折不回、无怨无悔。比如最近我们部门发起的×××银行白金信用卡自愿办理活动,起因很简单——为团队成员谋一些福利,并结合推广公司品牌。这个事情KPI里没有,组织起来也相对烦琐,还不一定成功,并有可能被持阴谋论的同人说三道四。但只要本着最初的目的,即便遇到困难,也会不断推进。反之,我们部分同事觉得一是KPI里没有这条内容,因此即便做了也没业绩体现(单纯追求利益导向);二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三是遇到困难就推脱;四是没有敬业的精神,没有为同人付出的纯真心愿。试想,这样的人能做好这件事情吗?抱怨不断、遇到困难就恨不得马上放弃——这就是我们之前反复说的习惯性拒绝。团队里如果这样的风气占了上风,那些无私冒险的人就会被当成白痴和笑话

OK,我的故事和读后感已经讲完,问你几个问题:

1.你最近都读书了吗?

2.你多长时间没有组织你的团队一起读书了?

3.你注重读书的“仪式感”吗?譬如读完之后一定要交作业——读后感。

4.你是否认同送书给你的同事(包括上下级),是一种很赞的思想交流方式?

5.OK,Just Do It!

我思我见

“西山无尘埃,正是读书时!”读书可洗涤心灵的尘埃,手捧一本好书,哪里都是西山……

还记得当年在易宝支付的时候,几乎每个周五下午,同事们喜欢的“易宝支付大讲堂”都会如约而至。这个大讲堂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每周邀请业内各个方面的高手到公司和同事们分享经验与心得。大讲堂对所有员工开放,只要你能够合理安排好时间,都可以参与,都欢迎参与!我曾在这个大讲堂里,听田涛老师讲解华为的文化,听某游戏行业大佬分享《发现优势》,听产品部的同事讲解产品设计,听某监管部门的领导解读支付条例,听银行专家讲解金融趋势……

“打造学习型组织”,需要分享的企业文化与之匹配。因为,一个动辄就强调“保密”和“安全”的企业,人为地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刻意制造信息“瓶颈”,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打造学习型组织”只能是一句骗人的空话。显然,员工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学习不到他应该学习的东西,就得不到应有的成长。当员工某一天醒悟过来,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这样的环境,去新的平台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