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下属定制专业素质模型:HR和业务部门需要携手合作

为下属定制专业素质模型:HR和业务部门需要携手合作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部门负责人,部门总监应当为下属设计靠谱的、专业的素质模型。有了这个素质模型,就相当于人才有了一个相对科学的度量标尺。我思我见无论你是业务部门负责人,还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下属设计“素质模型”都需要你们联合行动——人力资源提供工具和方法,业务部门提供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很多公司往往凭借部门负责人的经验和感觉,由部门负责人套用HR提供的表格,自行编写一个素质模型,就算大功告成。

作为部门负责人,部门总监应当为下属设计靠谱的、专业的素质模型。有了这个素质模型,就相当于人才有了一个相对科学的度量标尺。然后,依照这个素质模型,才是任职资格的评审,才有薪酬调整的专业依据。

注意,部门总监毕竟不都是HR(人力资源)专业出身,因此,素质模型、任职资格之类通常是由一个公司里的HR部门发起,市场部配合完成。然而,市场总监一定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流程顺序,才不会流于形式。老银早年就犯过轻视HR部门那些花花绿绿表格的错误,直到有一天,工作调整为企业管理,才发现自己如果早一些重视那些来自HR的工具,该有多好。是的,谁会保证你一个岗位干到老,跨界有时候是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下面,直接上实操“干货”!

第一步,业务模型梳理。

第二步,素质模型搭建。

1.相同体系的职位,只需要做一套业务和素质模型,如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岗位。在梳理模型过程中,要提炼共性,高度抽象,不能一下进入细节。

2.不能用现有员工的能力去设定未来的模型,应该在模型设定好之后去衡量人的水平(先做尺子后量人),再去培养团队及引进人才。

第三步,任职资格评审。(www.xing528.com)

1.会前准备要点;2.评审会议要点;3.会后改进要点。

我思我见

无论你是业务部门负责人,还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下属设计“素质模型”都需要你们联合行动——人力资源提供工具和方法,业务部门提供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此外,对于有的特殊模型,邀请骨干员工一起参与设计,更有挑战性,同时也更有乐趣。

很多公司往往凭借部门负责人的经验和感觉,由部门负责人套用HR提供的表格,自行编写一个素质模型,就算大功告成。由于它缺少了关联部门,上下游岗位的互动和意见,属于典型的一厢情愿的错误做法。

本节中提及的表格本身,并不重要,相信任何干了几年HR的朋友都能找到一大堆类似表单!重要的是你及你的企业把它当成一回事,并且认真地对待——以此培训员工,以此标尺让员工获得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组织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