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下的乡村旅游把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是实现资源变现的关键跳板,更是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2020年,靖江市马桥镇徐周村入选江苏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近年来,徐周村以观光农业为基础、以历史文脉为灵魂、以旅游服务为特色,开辟农旅结合新业态,打造全域旅游新徐周,叫响了“大美徐周”乡村旅游品牌。
大美徐周
(一)规划为先,整合项目资源,夯实处处有景的农旅基础
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徐周村依托马桥镇五横五纵便捷交通,与中心城市无缝融合。田园版块功能清晰,为乡村旅游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徐周村找准农业经济新的发展点,围绕“一村一品,一园一廊”发展规划,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倾力打造青宁芦笋王国、孙家老宅文博园、生态旅游走廊,村内12家农业合作社统一规划、联接成线,打造具有田园风貌、乡土风格、现代风尚的特色镇村空间结构,打造了2000亩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体验农耕生活,回味乡村味道,特色田园乡村的打造为徐周的乡村旅游发展筑牢了根基。
农旅融合的灵魂是以文促旅,推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全域旅游的发展配套积极向上的人文风貌,营造人人都是参与者、推介者和受益者的文化环境,聚力共创能唤起“乡愁”的农旅人文基础。
徐周村着力挖掘保护独有文化遗存,追根“徐周”二字的由来,传承“徐三桌埭”的正义正气,挖掘“明朝墓葬群”历史遗迹,推动孙家老宅文博园建设,弘扬两岸一家亲,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徐周村农旅增加文化底蕴。承办马桥镇乡村旅游暨特色小镇项目签约会,成功签约项目5个。开办首届导游业务培训班。举办汉服灯光秀,十天接待游客近2万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承办12期乡村公开课,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放大最美家庭与徐周好人的示范效应,让“扬徐周民风”成为彰显正能量的特色品牌。
(三)创新为重,做足特色亮点,挖掘时时独有的农旅产品
近年来,徐周村一直致力推进传统农业规模化、现代农业品牌化,积极推进农业“1+X”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一业为主、多业为辅”格局,做强产业支撑,打响特色品牌。
农旅融合的定位是以乡村之乐为亮点,以亲子游、学生游需求为导向,徐周村6公里的生态旅游走廊内,种植了400余亩优质水果,“徐周牌”葡萄、翠冠梨、水蜜桃、枇杷、石榴等一应俱全,为生态采摘、果园民宿、手工游乐增添丰富多彩的全域旅游产品。以康养休闲为特色,以养生游、养老游为媒介,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链,打造健康养生系列知名品牌,做强芦笋茶、芦笋酵素、芦笋药包等保健类产品,把农产品变成康养产品,把劳作场景变做旅游体验,把田园变成康养基地,实现快乐养生、健康养老。同时,主动发力,配套周边G12农乐谷项目、孙家老宅文博园项目、岳文化主题园项目、草莓科普体验馆项目等,为乡村旅游提供可续发展的潜力。
篱笆小院人家,一盏淡酒,醉了夕阳,时而静谧、时而喧闹。在这个闹中取静的城乡一角,徐周村展现的,正是田园乡村最本真的模样。
二、精细把脉,打破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
徐周特色田园乡村在规划打造、项目整合、产品挖掘上有一定的原始积累,但是浅而不优、粗而不精,例如发展特色不明,基础设施不全,资源配置不均等都是当前遇到的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徐周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认识到,要把农村发展和观光旅游有机融合,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崭新模式,是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探索之举。
(一)立足发展根基,在“农”字上下功夫,做足“旅游+三农”文章
旅游+农业:把农产品直面旅游消费群体,脱掉“农”字头衔,变成旅游商品,当好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以农产品供给为基本取向,体现健康、绿色、有机,让特色农产品成为信得过的香饽饽,成为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把劳作场景变做旅游风情,提高农业的经济价值。旅游+农民: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农场劳作换取报酬,到景区工作,增加就业机会,把农村老宅变成民宿,换取房租,让农民增收。旅游+农村:把农村的“村”字无限扩大,通过旅游发展,打破固有的农村发展格局,形成人员的集聚、产业的集聚和资源的集聚。(www.xing528.com)
(二)依托现有资源,在“特”字上找突破,做足“旅游+项目”文章
徐周村结合村庄旅游项目规划,围绕“一心一带一环四片多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在人居环境整治、污水管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依托对现有项目的提质、创意产业和新业态的植入,形成乡村形态与农村业态有机结合。
一心:即综合服务核心区。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具备便民服务、文体服务、便民超市、农资服务、卫生服务、公共交通服务等群众服务功能。建成农旅展示中心,具备游客接待、镇域农业成果展示、特色农产品展示、农产品监测、检测及线上线下交易功能。依托夹心埭整合建新项目,规划建设具有台湾特色风情的旅游商业中心。一带:即严家港滨水景观带。通过水系改造、四好农路建设,以樱花为主要行道树种,打造滨水景观绿化、亮化、滨水慢行步道,形成徐周农旅标志性景观。一环:即乡村旅游大环线。以村庄内部和田园空间中的农村道路为基础,构建功能联动的乡村体验动线,串联整个田园的重要休憩节点和公共中心,充分展示徐周田园乡村特色,形成对外展示和宣传的重要窗口。四片:即果香乐园、芦笋天地、文博园、农乐谷四大板块。果香乐园板块由葡萄采摘园、枇杷采摘园、农夫菜园、果园民宿、养生养老中心等项目组成。将全力打造现代趣味的采摘果园,汇集田园游憩、研学拓展、农耕采摘、主题民宿、特色餐饮等多种体验。芦笋天地板块由芦笋体验馆、创业创新基地、有机私房菜餐厅、文创产品工作室等项目组成,突出生态农产品主题及高效农业示范意义。孙家老宅文博园板块由百年孙家老宅、孙氏佛堂、工坊体验馆、珍禽园、马场、度假小木屋等项目组成,融入古民居文化情怀,形成以古民居博览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度假区。G12农乐谷板块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园区,包含“乡村版迪士尼”(12生肖主题乐园)和“微缩版果蔬联合王国”(12种果蔬智慧种植体验)两大核心项目,整个园区划分为生态休闲区、绿色种植体验区、观光采摘区、旅游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多节点:即旅游环线串联的各个景观节点。包括“徐三桌”文化广场、乡村振兴文化墙、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等多个特色文旅景观节点。
(三)挖掘人文禀赋,在“新”字上求创意,做足“旅游+文化”文章
重现孙家老宅风貌,开发孙家老宅酒坊,打造集手工游乐、传统农耕、民俗文博为一体的孙家老宅文博园,展现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民居文化,配置孙氏佛堂、手工游乐、生态游乐互动、传统农耕、传统工坊、靖江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等旅游项目。构筑台湾风情街。依托孙家老宅两岸文化,在孙家老宅东侧打造台湾风情街,汇集台湾美食、日韩料理、文创体验、台湾少数民族民俗表演等功能。通过以文促旅,创新文化载体,打造兼具地域特色风情的文化田园综合体,以鲜明的田园文化熏陶人。
三、精准施策,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徐周村以全新的姿态,在发展特色农旅、促进富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一定成效。但要长足发展,还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政策配套,提供奖扶优惠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做好扶持、保护、纠偏三方面的工作,确保乡村旅游在适宜、优质、健康的土壤中有序有力向前发展。各部门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包括建设用地调整、用地方式及用地成本。公共配套建设,包括江平路立面改造、区域道路提升、绿化、亮化覆盖、三通一平提升等。行政审批,包括经营登记、许可证发放、税费优惠等。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市场推动等方式广泛融资。一是在生态保护、交通能源建设等项目、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财政重点倾斜,加强政府的引导性投入。二是借助目前全域旅游建设热潮,精心包装开发旅游项目,以更优惠的政策、更良好的环境、更灵活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广泛对外招商,吸引大集团资本、市外资本进入开发。三是采取拍卖经营权、出让产权、租赁、合资、入股等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四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产业”和“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人才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一是鼓励旅游创业就业。通过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创业就业扶持,提高农民、能人、青年、大学毕业生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培训本土人才。加强全市餐饮、宾馆、酒店、旅行社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尤其是管理、接待、讲解、导游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三是招引高端旅游人才。将高端旅游人才引进纳入到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优惠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积极引进与农旅产业契合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的管理素质。
(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
优美整洁的旅游景点、齐全配套功能就是吸引游客的直接手段和提升口碑的不二之举。一是尽可能增加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努力构建生态旅游的通达网络,做到旅游区交通便利、标识清楚,餐饮、购物、娱乐以及电力、互联网、供水、公厕等设施齐全,便捷到位。二是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积极将本土特色农产品开发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名特小吃,开辟旅游农副产品一条街和地方特色小吃城街,满足游客需要,提升购物等消费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好的乡村生态旅游区保持持续的管理和投入,及时修补完善设施设备,杜绝“重建轻管”现象。
(五)精心策划推介,搞好宣传造势
一是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建立专业营销团队,精心策划制定综合宣传方案,有重点、分阶段组织好宣传攻势。利用好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平台的同时,推动“互联网+旅游”进程,抓住黄金周、节假日掀起促销宣传高潮。二是借台唱戏。利用好省、市内外展销会、博览会,以及我市举办的相关推介会,大力展示乡村生态旅游良好风貌,提高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三是充分调动农民合作社、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旅游宣传营销,加强与市内外旅行社、酒店的合作交流,使徐周村成为更多游客的旅游休闲的首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