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涟水县扁担村:乡村善治实践与全面小康启示

涟水县扁担村:乡村善治实践与全面小康启示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涟水县委宣传部调研组走进涟水县高沟镇扁担村,党群服务中心门楼上“扁担挑重担”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如今,“穷扁担”正加快蜕变为“金扁担”,而开启这场蝶变的“钥匙”正是“乡村善治”。2017年被列为涟水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8年获批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2019年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点赞。扁担村在乡村治理中,紧扣治理平衡点,紧抓群众这个主体和对象,

涟水县扁担村:乡村善治实践与全面小康启示

涟水县委宣传部调研组

走进涟水县高沟镇扁担村,党群服务中心门楼上“扁担挑重担”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扁担村地处淮、连、宿三市交界,素有“鸡鸣闻三县”之称,也因区位偏、地势洼、交通差,一度是名声在外的“穷扁担”。如今,“穷扁担”正加快蜕变为“金扁担”,而开启这场蝶变的“钥匙”正是“乡村善治”。近年来,扁担村打好乡村综合治理“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小康之路,2019年不仅成功甩掉省定经济薄弱村“穷帽子”,还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的名单。

一、“四个转变”,见证扁担河畔幸福变迁

扁担村因村中有一条像扁担一样贯穿六塘河的扁担河而得名,昔日因船埠码头通商、水路交通便利而成为富庶之地,起名“扁担”彰显着村民对扁担河的淳朴热爱、对扁担河“挑起”村民繁衍幸福的殷切期盼。悠悠河水见证着这个村庄最为精彩的幸福变迁。

(一)从经济薄弱村到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渐进演变

过去,扁担村狭窄、坑洼的土路,“隔断”了与外界联系,“难进难出”锁住了“出路”“财路”,而村民大多守着“一亩三分地”,还有不少人常年外出打工,毫无发展生气。近年来,该村抢抓政策窗口,从“要致富先修路”破题,如今251乡道贯穿全村,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亮化、硬化,实现了处处泥水路到循环水泥路转变。面对一头“绿水青山”、一头“金山银山”,扁担村不做“单选”作“多选”,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及稻虾养殖、瓜蒌种植、蚕桑种养等特色产业,全村土地规模种植2000亩,占比达85%,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1.86万元增加到2019年25.2万元。

(二)从环境脏乱差到获批“特色田园乡村”的华丽蜕变

过去,扁担村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布局杂乱、村舍破败、基础设施落后,有人痛惜说,“六塘河、扁担河交织在扁担,太美了,却也可惜了!”这几年,扁担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改造535户无害化厕所,拆除破败屋舍、闲置畜禽舍200余处,疏浚河道土方1万余方,提升176户农居外立面,完成道路的绿化亮化和核心区污水的收集处理,安装路灯176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扮亮扮美环境的同时做优做特生态,通过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等厚实“草林田河”生态优势,顺势做起了乡村旅游。2017年被列为涟水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8年获批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2019年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点赞。

扁担村全貌

(三)从村民多贫困到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骤然改变

村民坦言,在扁担村看一个家庭是否为贫困户,就看这户有没有在外面打工的人。2016年,扁担全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94户365人,平均每五六户就有一户为贫困户。这两年,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让村民看到了“前景”,也有了“钱景”。目前全村建立4个农业合作社,留守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还可以到大户领办合作社务工,有些还翻新房屋,搞了农家乐、卖起土特产。2018年底脱贫90户356人,2019年底全面实现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的8600元左右,到2019年底的超2万元,年增长超23.5%。

(四)从社会风气差到成为民主法治示范的巨大转变

物质没跟上,精神更贫乏。过去,扁担村民闲暇乐趣就在电视机前、牌场上,无所事事、矛盾易发,人情往来重、大操大办多,是重点信访村、“问题”村。村内无图书室、活动室、健身场所等,村“两委”连办公场所都没有。近年来,扁担新建116平方米村史馆,建成占地800平方米、包含21个功能室的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汇演、科普教育、法治宣传等目不暇接,村里变城里,生机盎然。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向善向上精神风貌不断形成,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等称号。

二、“三大抓手”,搭建乡村善治“四梁八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扁担村于推动乡村综合治理、挖掘自身潜能上动脑筋、下功夫,曾经横隔身前、萦绕心头,实现洼地崛起的“扁担之问”有了全新的时代注解。

(一)选育过硬“挑夫”,构筑善治“主心骨”

挑“重担”,就必须有一个“肩膀硬”的“挑山夫”。过去,扁担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更多应付上级安排的事务性工作,谋划发展没信心、不齐心,各方面工作都比较滞后。高沟镇党委从村两委换届开始,持续抓好村干部“选、留、退”工作,选拔年轻有为、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同志任村支部书记、副书记及指导员。“挑担先强身”,村两委班子把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规范起来,讨论发展大事、群众关心的家长里短。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乒乓球、红歌舞等比赛,开展优秀党员评选,开展“党内关爱+”活动等,推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能力“满格”。村书记坦言,党组织强了,“整盘棋”都活了。村民都说:“现在的村干部真正是干事的、为民的,有了主心骨,发展越来越好。”(www.xing528.com)

(二)编织结实“箩筐”,夯实善治“强基础”

挑“重担”,基础是有一个结实的“箩筐”,打好经济基础。面对资源匮乏、基础薄弱、毫无头绪的发展现状,村两委班子首先借助外界力量,梳理本村在外能人大户,逐户登门拜访,上无锡、跑苏州、到南京,用真情感动他们为村发展出主意、资金和项目。专门成立乡贤工作室,形成常态联络机制。在外能人大户纷纷回村建设瓜蒌种植、蚕桑养殖产业园及领办合作社,目前两个园区已投入800万元,带动210余人就业。村两委班子把办公桌搬到农户床头,听取村民建议,做村民工作,引导他们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借“外力”生“内力”。借助靠近今世缘文旅区和自身绿水美景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成功把本村旅游产业纳入今世缘工业旅游总体规划,争取资金300万元新建休闲旅游观光项目,发展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景观水车、沿河栈道等,开启了乡村旅游新前景。

(三)调整平衡“绳索”,激发善治“新活力”

聪明的挑夫在挑担之前,总是先调整两边绳索长度,寻找一个平衡点,让担子挑起来更省劲。扁担村在乡村治理中,紧扣治理平衡点,紧抓群众这个主体和对象,创新落实村民自治制度,让治理更省力、更高效。首先把群众拉进村治理“圈子”,开设“扁担因你而精彩”“扁担这片天”党群微信群,定期在群内通报发展思路、“三务公开”等情况,极大提高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主动性。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商讨村里存在的各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订立包括遵守村民自治章程、节约用水用电、孝老爱亲、节俭办事等13条内容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落实红白事务登记指导机制,形成村民自我管理约束的共识和制度。

三、“四点启示”,彰显“扁担之变”有益探索。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扁担村围绕“怎样为群众提供高质量供给”,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谋划农村综合治理,走出一条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新路径。

(一)“核”在强化党的建设,有“真心干事”的基层党组织

要将党管农村工作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扁担村开启善治新局面,首先从建强党组织、配强党支部书记、抓强村干部队伍起步,着力增强其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推进乡村治理,要抓住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强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引进培育“有思路、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的村支部书记,建设岗位管理专职化、能力素养专业化村干部队伍,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钥”在加快经济发展,有“宽心做事”的村集体经济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扁担村推进乡村治理,聚焦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从修道路、畅出路、寻财路破题,既实现村强又带动民富,更是促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改善,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和实惠。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聚焦“土地”念“农经”,坚持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以经济实力、富民成效、优质环境、品质生活增强村民参与治理的信心和动力,增强村综合治理、全面振兴的资本和韧劲。

(三)“根”在激发自治活力,有“热心村事”的村民群众

乡村治理要站稳群众立场,发挥好群众主体作用。扁担村抓住村民自治这个根本,转“治理”为“服务”,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提高了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实效性。建立完善群众在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机制,推进党群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有效运转,推进“三务”公开制度化常态化,让村民知事、说事、理事、监事。激发自治活力首先就要护好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生活,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以赢得信任支持,形成同心共治、同心协力的局面。

(四)“魂”在提升德治实效,有“赏心悦目”的文明环境

村风民规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可以有效解决法律手段管不到、说服教育管不好、行政措施不好管等难题。扁担村打造理论宣讲、文化志愿等五大平台,联系县三院专家定期坐诊,组织退休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辅导教育,建立“红色代办员”队伍上门帮群众跑腿办事……多元化、常态化志愿服务让“小村”充满“大爱”。同时组建村级文艺宣传队,定期开展舞龙舞狮、淮海琴书、淮海锣鼓等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乡村治理,文化振兴正当时,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弘扬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以文化滋养文明风尚,打造精神文明高地。

扁担村村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