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村村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最西面,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村民2132名,集居人口约1.5万人,各类民营企业23家。20世纪90年代,殷村号称是“西伯利亚村”,当时曾有首民谣:“殷村芦长头,工分贰角头,社员没劲头,干部缺奔头,小伙守田头,姑娘跑外头。”如今的殷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轿车,是全国文明村、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三十年风和雨,一张蓝图绘到底,殷村村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一、 带出“一个好班子”,让殷村强起来
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指挥所”,更是“先锋队”。
(一)班子强才能带头干
殷村要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村委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狠抓党组织建设,夯实队伍人才配备,由村书记牵头,带领村“两委”班子对村情村况、禀赋条件等深入研究、分析研判,不断校准殷村发展定位和规划方向。
(二)队伍强才能务实干
乡村建设,离不开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村委通过书记党课、参观学习、实干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锻造乡村振兴中坚力量。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集体增收等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群众点头,形成“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示范效应。
(三)堡垒强才能齐心干
“百姓百姓百条心”,党组织就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村委坚持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将美丽殷村建设以课题化、项目化的方式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进一步集聚强村富民力量,把老百姓拧成一股绳、连成一条心,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成为殷村建设“主力军”。
二、闯出“一条好路子”,让殷村富起来
殷村的起步从一张手绘的发展蓝图开始,这张蓝图的内容几经更新,但初心不变,始终承载殷村人脱贫致富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最初的简单构思,就是要挣钱过好日子,以产业为带动,把环境弄好点,让大家都愿意留在这块土地上一起发展。十年,十年,又是十年,风卷图现:1991年至2000年,稳定农业,发展村办工业,实施小康殷村战略。2001年至2010年,科学规划,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教兴村战略。2011年至2020年,以民为本,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殷村的致富路上,做到了“三个十年不动摇”。
(一)第一个十年不动摇,坚持“农业+工业”脱贫致富
1990年前,殷村是有名的“西伯利亚”式贫困农村,当时的村民们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收入十分有限。穷则思变,村委一直在寻找新农村发展的更多可能,致力于脱贫致富、强村富民,第一步谋划就是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不断壮大村级工业经济,使村民由农民变工人,增加收入。从1993年开始,殷村进行了第一次土地规划,用8年时间先后投资3000万元,将村里1800亩低产农田建设成为现代化高产农田,为全村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先后发展起了阳光、木器家具和海滩(侨裕控股集团前身)等3家村办企业。2000年初,村委抓牢升级村级工业经济的绝佳机遇,带领全村对原村办企业进行了所有制改革,在殷村民营工业园区里逐步发展起了以侨裕集团为龙头的涉及旅游用品、床服用品、机械加工等产品的大小民营企业23家,形成了300亩富民工业园区,进一步夯实了村级工业经济。到2000年末,殷村工业产值突破1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挤进“亿元村”行列。
(二)第二个十年不动摇,坚持“工业+教育”创新发展
村党委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编制《殷村新农村2001—2020年建设规划》,合并邻村5个村民小组,率先启动土地“两田制”改革,置换土地空间,为后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这个十年期间,发展工业园区,23家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大关。富口袋的同时,更要富脑袋,过上好日子的同时,殷村人没忘记这样的传统。持续深入进行教育环境建设,1996年投资200多万元建设殷村小学,2001年再投资3000万元建设九年制实验学校,建设泰村实验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改写了殷村没有完小和中学的历史,铭刻了“教育是百年大计”的烙印。同时,引进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与泰村实验学校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办学,教育质量跨入新纪元。
(三)第三个十年不动摇,坚持“职教+文创”产业升级
“十二五”期间,殷村抢抓历史机遇,突破工业园区瓶颈,转型发展教育产业,2010年殷村职教园区规划入驻,规划创建期间,组织积极动员,党员带头示范,全村共完成13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建成562户新型住宅,做到“一家不少、一户不落”。2017年10月基本建成,集聚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常州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等4所职业院校,总投资达25亿元,核心区面积1600亩,在校师生近2万人。2016年底,依托殷村职教园区和江苏省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村“两委”会审时度势,全力申创省级特色小镇,成功打响“职教小镇”知名度。殷村职教小镇立足于以“在殷村学习,在世界就业”为己任的殷村职教联盟,建立国际先进技术苏南转移中心,营建“职教+”复合型产业体系,引进“青春文艺公社”等一批重点项目,发展教育装备、培训、营地、文创、生态、休闲等产业,深化多链条、高融合的产教一体化平台,促进了村级经济持续高质发展。
殷村职教园(www.xing528.com)
三、答出“一张好卷子”,让殷村美起来
立足殷村职教小镇三大产业,优化 “一带五区”布局,致力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赢局面。
以“东方剑桥”为理想,以“田园式”体现“新式农村”构想,依托小镇现有发展空间,持续引进优质应用型高等本科院校和K12国际学校,进一步完善园区教育结构,提升国际教育理念,打造国际文化教育村。
(二)游学旅游村,行在花园里
以“学游居结合”体现“4A级生态休闲旅游区”特色,依托职教院校资源、新孟河生态资源、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开展职业体验游学、拓展运动游学、民风民俗游学,打造特色鲜明、远近知名的游学旅游村。
(三)生态文明村,住在公园里
加速生态文明创建脚步,2001年—2002年建设了35户农民新型农民住宅样板房后,随着泰村实验学校和殷村职教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截至2017年底,完成全村20个村民小组民房拆迁补偿以及二层双拼楼房安置工作。集中居住小区殷村家园占地面积368亩,全村村民共计562户,4户老年公寓房安置到位,村委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分配,户型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总投资达2.8亿元,是村民们的幸福新家园。新建德裕路、殷村路、富裕路、和谐路、和裕路等5条主干道路,总长度7.68公里。实施亮化工程,主干道路、小区路灯安装全覆盖。污水处理厂(殷村站)一期建成,满足全村污水无害化处理需求,中水回用实现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村庄雨污水分流管网全面建成。绿化面积约50万平方米(含职教园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超30%,生态环境宜居。自来水、有线电视、通信、电力、天然气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化升级全部到位,农村城市化的生活条件已经形成。2019年—2020年,全村开展常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投资1500万元,重点实施殷村家园环境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生活秩序和生态环境再次升级改善,生态宜居、幸福美丽家园徐徐落成。
四、育出“一批好苗子”,让殷村新起来
随着乡村振兴开始大步迈进,曾经因为机遇众多、交通便捷、设施齐备等种种“城市的胜利”而被席卷而去的年轻群体,重新开始上山下乡。在殷村,年轻人几乎从未“倾巢而出”,30多年来的发展中,始终在殷村留有“青春印记”。
(一)让年轻人回来创业
在中国殷村职教特色小镇智创园里,邦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户,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家主要产品为授粉熊蜂的公司,为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提供生物授粉技术,有效提升果蔬的口感品质,已被评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先进项目。该“高智”创业核心团队有6人,其中3人为博士后、博士、硕士,他们将创业项目安置在这里的直接原因是合伙人之一就是土生土长的殷村人,邻近的邹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则提供了最直观的应用观察之处。类似这样的新青年型创业者返乡的途径和历程在殷村多种多样。
(二)让年轻人来当创客
随着美丽乡村不断焕发新活力,人才集群效应日益明显。2017年,“青春文艺公社”正式落户江苏常州殷村职教小镇。这个旨在打造中国首屈一指青年文艺人才孵化器的平台,由中国原创音乐领军人物许晓峰先生创办,下设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电影、舞蹈、非遗等7个不同的艺术品类,每年在全国精心遴选300名青年艺术家,来到殷村接受各个艺术领域顶级导师的培训。国内外著名文艺大咖纷纷走进了殷村职教特色小镇的校园,殷村的青少年师生开启了走向国内外大舞台的通道。2018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全日制学员已达7000多人,年均社会活动流量为3万人次。
(三)让年轻人设计未来
学校即小镇,小镇即学校,作为职教小镇的殷村集聚几大专业高校,是创新高地。村委积极整合资源,用实际行动指引和支持更多年轻人承担起建设围墙外共同家园的社会责任。在殷村别墅小区,房前屋后的“口袋菜园”改造计划正在火热进行,这项计划是由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环艺专业“艺景工坊”工作室实际落地的第一个殷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同样,作为殷村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部分的新孟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也由“艺景工坊”工作室承接,在未来的规划里,这片新孟河滨水生态景观带,将为殷村创造一个完美的水岸线,并结合农耕文化,给当地居民和前来游玩的人提供更多原生态的体验之旅。
道行致远,不忘初衷,筑梦之路,渐行渐近。前三十年,殷村完成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教育产业的转型升级,物质极大丰富,后三十年,殷村将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老百姓精神风貌,打造一个值得信赖、值得传承的有文明、有理想、有质量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