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经验揭示小康中国伟大实践的路径

苏州经验揭示小康中国伟大实践的路径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古城西部的苏州高新区把“高新技术”作为核心追求,大力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成为落实苏州“科教兴市”战略的排头兵。而古城东部的苏州工业园区,则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联手托起的“宁馨儿”,成为苏州开发区建设的“领头羊”。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推动苏州发展格局和人民生活水平再次发生历史性巨变。

苏州经验揭示小康中国伟大实践的路径

江苏省委宣传部调研组

在中国,很少有一座城市像苏州那样,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如此特殊而紧密的联系。

1983年初春,邓小平同志到苏州等地调研,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可行性。他从苏州人民取得的成绩中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光明前景。

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江苏时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宏阔的历史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四十多年间,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一个不起眼的消费型城市一跃而上,变成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世界第九大新兴科技城市”,成为1500多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成为“小康中国”历史性跨越的鲜活样本。

一、“小康苏州”样本之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民牢记嘱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协力,拼搏进取,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倾力打造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奋力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精彩华章。回首苏州的“小康之路”,大体上经历了特色鲜明的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由乡镇企业大发展,苏州率先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建设步入“快车道”

4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奠定了苏州制造业发展的根基。1986年,苏州全市拥有乡镇企业13000多家,职工达到11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3.5亿元。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苏州市域工业化生产要素的相对集聚,优化了生产力布局,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为日后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基础。在改革开放前期的大约15年时间里,苏州经济总量保持了2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乡镇工业以30%以上的年递增速度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可以说,在苏州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城乡两元对立向城乡融合发展、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在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等方面,乡镇企业居功至伟。1978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4元,而1987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44元,摆脱了贫困状况,走向了基本小康。

(二)20世纪90年代至“十一五”末,经由外向型经济大发展,苏州率先实现“内转外”的历史性转变,极大拓展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平台和空间

1984年,昆山自费开发建设工业新区,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获得国家批准,由此拉开了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序幕。在当时,论政策优惠,苏州远不如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但苏州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重视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短短十多年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十多个各具特色的开发区迅速崛起。位于古城西部的苏州高新区把“高新技术”作为核心追求,大力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成为落实苏州“科教兴市”战略的排头兵。而古城东部的苏州工业园区,则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联手托起的“宁馨儿”,成为苏州开发区建设的“领头羊”。

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推动苏州发展格局和人民生活水平再次发生历史性巨变。20世纪90年代,苏州累积引进注册外资421亿美元。外向型经济推动苏州高速发展,GDP从1990年的202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1540亿元,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五名。伴随外资大量涌入苏州,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也随之进入。大批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生产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企业促进了苏州工业产品和结构的调整优化。苏州由此进入全球经济分工合作体系,并一跃成为世界性工业城市,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10年,苏州工业总产值达2.8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十分之一,成为城市发展“百舸争流”中的佼佼者。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0元,分别增长11%和11.5%。

(三)“十二五”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大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加快推动“量转质”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全面提升发展内涵期

2011年,苏州GDP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717.2亿元,在全国7个“GDP万亿元俱乐部”城市中排第六。当年,苏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100.9亿元,同样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6位。苏州积极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2年,苏州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96元左右,分别增长12.9%和12.6%。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这时,苏州已处于一个小康社会建设光彩耀目的发展高平台。但苏州清醒认识到,高速发展的同时,自身还存在诸如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制约、外来人口激增、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苏州勇挑江苏全省创新发展引领者的重担,把创新放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来统筹谋划、一体布局,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苏州遵循产业科技发展规律,统筹政府与社会各方资源,营造有利于创新成果孕育成长的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广泛“招院引所”,补足高校和科创资源匮乏的短板。把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资金紧密结合,通过市场的筛选和配置,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在苏州,高校、科研机构、人才、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因子”被充分激活,并在日积月累中扎下根系。如今,一片郁郁葱葱的“产业森林”在飞速拔节。

正是源自对创新方向的高度自信和坚强定力,苏州闯出了一条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昆山瞄准小核酸及生物医药领域展开前瞻布局,整整十年默默耕耘,终于引来大批高精尖技术人才,支撑和推动全国80%的小核酸服务及科研试剂供应、90%的小核酸原料及药物汇聚昆山。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落户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紧贴纳米产业发展需求,投入上亿元建设国际一流纳米加工、测试分析和纳米生化平台,为纳米科技创新奠定基石。随后,纳米所发挥出磁吸效应,一大批顶尖纳米人才从世界各地走进苏州,如今这里已集聚起纳米技术相关企业近300家。经过多年积累,苏州发展已进入崭新阶段,从过去的“跟跑”变成“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冲到了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的关键节点。

“小康苏州”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目前,苏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突破1万亿元,民营企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达到60%。恒力集团、沙钢集团、盛虹集团三家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23家企业入围“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亨通集团、信达生物、科沃斯、同程旅游等一大批新经济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佼佼者。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一起相融互促,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成为城乡居民劳动就业和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苏州系统领悟总书记对江苏和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理出9大关键词,总结为3句话,即路径选择上坚持试点、试验、示范不动摇,目标定位上立足率先、排头、先行不懈怠,工作重点上牢牢守住生态、开放、创新不放松,并以此在更高坐标系中谋划苏州未来,凝心聚力推动“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二、“小康苏州”样本之成色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蓝图。苏州按照总书记的新要求,深化拓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呈现了一个成色十足的“小康苏州”样本。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检测报告2019》显示,根据全面小康指数和小康经济、小康生活、小康文化、小康生态、小康治理等分项指数,在前100名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中,苏州排名全国第三,居深圳杭州之后;在百名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中,张家港、昆山、太仓、常熟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第五位,张家港更被评为全国10家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居第六位。

(一)持续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厚植“经济强”的基础优势,不断刷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速度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农耕时代苏州人依靠勤劳勇敢赢得的标签。而天堂苏州的名至实归,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的结晶。

4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苏州紧紧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社会持续高速迅猛发展,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苏州奇迹”。如今,这座千年古城已从新中国成立前典型的消费型城市走向全国性经济大市,从以传统农业为主走向产业门类齐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从区域经济相对封闭走向全方位全领域开放,“经济强”成为苏州的鲜明标识。2019年,苏州完成GDP1.92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人均GDP2.6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7年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位居全国第三。进出口总额3190.9亿美元,列全国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2亿元,全国第五。截至2019年底,苏州累计使用外资1320亿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三位。

1. 强在结构优化。强大的制造业是苏州立市之本。目前,在国家工业行业分类标准41大类、201中类、581小类中,苏州已拥有35、167和489类,已具相当完备的工业体系。苏州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致力于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等十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初具规模,代表先进制造业方向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实现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800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6%。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1.8%。在坚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苏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创意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及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社区便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2015年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结构性转变。

2. 强在创新驱动。苏州持续推动发展动能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综合实力连续11年保持全省首位。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5%。集聚高端领军人才,到2019年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293.4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6.98万人,高技能人才64.8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全国领先。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累计达262人,其中创业类人才135人,多年稳居全国首位。省“双创人才”达935人;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一批国际一流名校在苏州建有研究机构。

3. 强在区域协调。苏州已建成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7个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级保税港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功能区,是全国开放载体最密集、功能最全、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昆山海峡两岸合作、太仓中德合作、相城中日合作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位,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经开区中综合排名连续4年位列第一。2014年,苏州被列为全国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二)持续推进民生大事、关键小事,提升“百姓富”的幸福含量,充分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温度

坚持以民为本,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主线。2017年起,苏州实施聚焦富民33条,拿出149项“干货”举措,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安全的发展空间,已呈现出现实模样。如今的苏州,民生福祉正加快由满足基本需求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百姓富”的成果越来越可享、可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1. 富民增收全国领先。苏州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小康实现程度更趋协调。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为苏州夯实农民收入,打赢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增添了底气。2019年,苏州农村集体总资产达3046亿元(清产核资后将镇级集体资产纳入统计),村均可支配性收入达936万元。苏州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改革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三大合作”,农民以固定资产或资金入股,通过资本纽带,以股东的身份参与经营分红,形成了集体经济与广大农民持续共享增值收益的长效机制。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持股农户占总数的96%。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6万元和3.52万元。

2.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苏州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最大民生普惠,切实解决好入学、就医、养老、出行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城乡均等公共服务体系。2019年,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68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7%。2019年底,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682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20家、各类社会服务机构2209家,被评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地级市。在苏州,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惠及“老苏州人”,“新苏州人”和“洋苏州人”同样也能享受相关待遇。2011年,苏州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新苏州人”提供同城待遇。2016年起又实施了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以更加公平、公开、有序的方式,让流动人口享受到户籍准入、子女入学和子女参加苏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相关福利待遇。2019年,苏州实现与上海、浙江跨省(市)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3. 社会保障兜底有力。2004年3月,昆山率先实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31万农民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这个“石破天惊”之举,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此后,苏州社保不断“更上层楼”:2011年实现城乡低保并轨,2012年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并轨,标志着苏州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苏州还在全省率先建立因病致贫家庭生活救助长效机制,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700元提高至1045元,保持全省首位。2019年,苏州人均期望寿命达83.82岁,首次超过上海0.16岁,位居全国第一。

(三)持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陈“环境美”的生态底色,着意延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度(www.xing528.com)

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苏州人把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当作一幅“双面绣”来精工细作,实现了“经济强”和“环境美”的和谐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打通生态保护“堵点”和“痛点”,倾心守护好诗意栖居的“鱼米之乡”,“美丽苏州”新画卷徐徐展开。

1. 主要指标明显提升。水是苏州的灵魂,更是苏州的命脉。353个50亩以上湖泊、2万多条河道,以及占全市总面积36.6%的水域面积,让苏州成为当之无愧的“东方水城”。2008年以来,苏州累计实施“十大类”治太工程项目 5400多个,投资约710多亿元。2016年起,苏州启动运河堤防加固工程,总投资73亿元,按计划将于2020年完工,主要通过堤防加固、环境整治,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提供高标准基础设施。2018年11月,苏州推进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着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升环保质量。目前,苏州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逐年提升并达到考核要求,城镇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苏州段及42条支流水质全部达III类以上。2019年市区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77.8%。

生态苏州  绿色苏州

2. 生态修复明显优化。无“禾”不成“苏”(蘇)!宁可牺牲GDP,也不能毁了“鱼米之乡”这块“金字招牌”!2012年底,苏州出台《关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实施意见》,把发展“水稻、水产、园艺、林地”四大项任务作为硬性指标分配落实,为“鱼米之乡”生态安全筑起一道屏障。如今,“四个百万亩”已成为苏州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彰显“鱼米之乡”特色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苏州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覆盖城乡的生态系统进行大升级,并在全国最早探索生态补偿办法。早在2010年,苏州就建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按每亩不低于400元标准予以补偿。2013年,苏州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对列为“四个百万亩”的水稻田进行全覆盖生态补偿。2014年5月,苏州市人大制定颁布《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成为全国首部关于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引导措施,苏州变得越来越“绿”,到2019年底,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30%。

3.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从“国家环保模范城”,到“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再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苏州的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连续四年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中国大陆宜居城市首位,并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李光耀世界城市奖。人居环境改善,关键看农村。2015年以来,苏州投资70亿元,在全域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全市4792个村庄、近30万农户生活污水“接管”。2019年,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2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7.8%。

(四)持续推进文化引领、法治护航,进一步擦亮“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市名片,不断攀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度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苏州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聚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着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让城乡之间“各美其美”,让“美美与共”的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 文明蔚然成风。苏州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四连冠”,张家港成为唯一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近年来,苏州持续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苏州涌现出11名全国重大先进典型,103位省级先进典型,22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苏州时代新人”155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并落地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项目,温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截至2019年底,苏州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40.65万,注册志愿团队16318支,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达29.07%,提供志愿服务时间2814万小时。

2. 文化繁荣兴盛。有书香才是真小康,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苏州率先把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规划布局纳入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加快打造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了以各级图书馆为骨干、以家门口的“农家书屋”为延伸、以“市民读书站”为补充的全覆盖多层次的阅读设施。行进中的苏州,书香满城。2015年,苏州综合阅读率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苏州位列“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全国地级市阅读指数第一。以前,昆曲、评弹和苏剧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苏州文化的“三朵金花”,近几年崭露头角的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则被称作苏州的“新三朵金花”。新老“三朵花”,朵朵吐芳华,共同展现出苏州文化艺术的姹紫嫣红。苏州市级文艺院团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百园之城”、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目前,苏州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超过0.96平方米,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3. 平安坚强如盾。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2014年,苏州就专门出台了全面推进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和加强法治苏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让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精神的重要特色、社会善治的重要依托,以及百姓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并对外公布,先后获得“中国法治政府奖”,综合信用指数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苏州推出的“政社互动”实践被誉为“中国行政改革的第二次革命”。网格化联动机制成为江苏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品牌,基本建成覆盖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网格化联动平台。连续四次捧得“长安杯”,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六连冠”,获评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2019年苏州市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三、“小康苏州”样本之经验

“小康中国”的苏州实践,充分体现了苏州人民对中央精神的坚定遵循,充分体现了苏州人民抢抓机遇的奋斗姿态,充分体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光明前景,彰显出重大现实意义和鲜明时代价值。

(一)始终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和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形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强烈共识和强大合力

1. 勇做紧跟中央部署的先行者。苏州不是“制度高地”、无缘“政策洼地”,却在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上平淡无奇的“江南小城”华丽转身为发展上熔古铸今的“国际都会”,被誉为“最强地级市”。这份与众不同,源自苏州在党的大政方针下对“闯”的执着,把每一次起跑都当作冲刺,敢为人先勇闯“无人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以来,苏州奋力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排头兵先行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一体化推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棒加速的崭新局面。

2. “三大法宝”激活精神力量。“小康不稀奇,大康才满意!”苏州人从不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凝心聚力谋发展,坚定方向不懈怠,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上限。这背后蕴含着苏州人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有三个:一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倡导拼抢,奋勇争先,强调“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二是“不等不靠、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昆山之路”。破除“等、靠、要”思想,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目的是好的,认准了就千方百计干出一片新天地。三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主动接轨国际市场,博采众长追求第一、唯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些激昂向上的宝贵精神,被苏州人形象地称为“三大法宝”。

在领跑小康的赛道上,苏州用实践证明:基层发展必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大胆探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把中央精神、省委要求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咬住目标不动摇,挑战极限不懈怠,以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实干精神不断提升发展标杆。

(二)始终把经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每一份成绩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

1. 扭住经济建设牛鼻子。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总量蛋糕的迅速做大为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和增收,通过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促进精神面貌、乡风民俗和生活习惯不断更新。面对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率先推出“苏惠十条”等政策,抓紧建立服务复工复产“三项机制”,沿着产业链“树状图”打通堵点,推出全天候在线的“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项目对接平台,以“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带动消费全面复苏和市场繁荣,实现经济运行和民生就业的“双稳定”。

2. 压实推进人的现代化。在物质文明极大提升的同时,苏州全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人的现代化成为小康建设的鲜明特征。围绕人的思想、文化、习惯、素质和修养做足立体文章,建设全覆盖、多层次的“书香苏州”,让阅读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之一。坚信“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主动把苏州全域纳入大保护范围,打造长江最美的“江海交汇第一湾”,让美丽苏州成为“人间天堂”最直观最可感的展现。在解决“有没有”的基础上,向“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更高水平持续发力。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努力让所有“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劳动者在相互融入中共同得到尊重和成长。深化“政社互动”,开创政府、社会、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评选推出“苏州时代新人”,用典型示范引领社会风尚。

3. 做大集体经济压舱石。把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压舱石”,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创造出互助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把资源整合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产业发展起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研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工程,为村强民富家园美奠定坚实根基。

4. “先富带后富”造就共同富裕。先富起来的苏州人坚决而自觉地扛起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上级部署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南北挂钩任务。自1994年至今,帮助遍及9个省(自治区)、10个市(州) 、24个县(市、区)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走出去”方面,在埃塞俄比亚等国建设运行了一批开发园区,推动了受援地经济跨越发展和民生极大改善。

在领跑小康的赛道上,苏州用实践证明: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要推进整体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高速度发展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华丽转身。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把发展经济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立足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更多人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得到全面提升。

(三)始终把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在自我提高的进程中阔步走向世界,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声誉

1. 改革是补短板铸长板的利器。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是苏州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大特色。苏州率先探索重大改革试点,发挥70余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一批具有“率先”和“首创”意义的实践成果,先后进行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等改革试点,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近年来,苏州在重点区域加大探索力度,苏州工业园区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创新综合试验形成100多项改革经验,其中1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推出人民币跨境贷等80多项政策举措。苏州自贸片区挂牌以来,探索推出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试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等政策举措,努力成为“提供改革开放新范例”的平台。

2. 开放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密码。苏州视开放为魂。长期以来,苏州大做“开放+”赋能文章,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强化有效投入、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城市品质、淬炼市民品格,让“苏州超级列车”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对标世界银行评价体系,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和“4S”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推出“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企业服务总入口”,着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发展环境。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从过去“上海有什么、我们要什么”转变为“上海要什么、我们做什么”,以市域一体化、观念大变化、平台高端化更好推动“沪苏同城化”,努力再创“门户枢纽”新优势,打造“可以为上海做出协同增强效应的现代国际大都市”。

3.“飞地”是“小康苏州”的延伸。探索空间资源受限条件下深挖发展潜力的有效路径,苏州与南通、宿迁、滁州、嘉兴、霍尔果斯、银川等地合作共建了一批开发载体,不断输出人才、资金、项目和管理经验。试行经济区、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建设市内飞地“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复制园区经验、带动相城“后发崛起”。发挥地处江海交汇中枢的区位优势,与沿江沿海地区开展产业转移、江海联运深度合作。

在领跑小康的赛道上,苏州用实践证明:正是改革开放的非凡胆略和坚定自信促成了苏州发展的惊人飞跃,唯有立下“争第一创唯一”的雄心壮志,勇于改革、敢于担当,潜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才能破解难题、释放活力,不断增创新的发展优势;唯有放眼全球、对标先进,“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才能倒逼一轮又一轮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汇聚海内外各类资源,实现综合实力、开放形态、城市能级的标志性跃升,在新时代为中国对外开放作出先行示范,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四)始终把创新引领与保护传承紧密结合起来,构筑科技“硬核”,擦亮文化“内核”,展示出一幅历久而弥新的“双面绣”

1. 打造深具吸引力的创新高地。从“星期天工程师”到“姑苏人才计划”,从缺少“国字头”科研机构到成为中科院、省产研院分支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苏州不惧创新基础的一片苍白,投入巨资培育和引进了一大批创新动力源。早在“大进大出”如火如荼的2006年,苏州就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后,更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之路上奋勇前行,设立“苏州科学家日”,发布科技攻关“干将铸剑榜”,瞄准国家级推进“姑苏实验室”建设,精心打造科创板“苏州军团”,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真正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2. 争做“中国制造业第一市”。苏州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持续发挥其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强引擎作用。为践行总书记“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的重要指示,主动顺应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的新趋势,推动苏州制造业实现从“高速度”到“高基数”、再到“高质量”的发展转型,苏州提出“六个围绕”的产业链发展新思路,特别是首创提出谋划替代链、拓展柔性链,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提升苏州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功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形成无可替代的上游卡口优势。

3. 重绘现代版“姑苏繁华图”。厚植“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遗产典范”“百馆之城”“百园之城”等文化沃土,精心塑造一批苏式特色浓郁、城市特征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古韵今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卓尔不群的世界文化名城。突出兼顾民生、百姓受益,下好古城保护“先手棋”, 2012年设立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把科学规划、依法保护作为古城保护的基本遵循,把延续文脉、彰显特色作为古城保护的核心灵魂,把完善政策、破解难题作为古城保护的关键环节,打造苏州走向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片。

山塘古街新颜

在领跑小康的赛道上,苏州用实践证明:发展与保护都是小康的题中之意,必须同步推进、兼而有之,让城市发展既有现代高度又有历史厚度;创新是厚植实体经济新动能的根基所在,对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必将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历史文化传承本质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注重把现代文明引进到那些曾被遗忘的角落,可以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经济与文化相得益彰中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为未来发展增添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