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分析法也叫连环替换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它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逐项替代。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一般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具体有两种:一是连环替代法;二是差额分析法。
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即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差额分析法也称绝对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特殊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1.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在计算某一因素对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个因素在变动而其他因素不变。
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与该指标的函数关系。
3.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
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用指标分解法,首先要将经济指标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分解或扩展,从而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关系式。
因素分析法步骤:
(1)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然后按顺序替代。
原则:先替代数量因素,再替代质量因素;先替代实物数量,再替换价值数量;如果有几个数量因素或质量因素时,先替换主要因素,再替换次要因素。
(2)将决定替换因素的指标替换为实际指标,计算替换后该经济指标的结果。应假定前面的因素已经变动,后面的因素尚未变动。
(3)将替换后该经济指标与替换前相比较,确定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材料费用=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费用
=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材料单价
运输成本=端点费用+运输单价×里程数
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既说明了哪些因素影响分析指标,又说明这些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列出两个关系式,确定分析对象。如对于材料费用而言,两个指标体系是:
基期材料费A0=基期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实际材料费A1=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实际材料单价
总的成本变动=实际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 (www.xing528.com)
=A1-A0
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
基期材料费A0=基期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A2=实际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产量引起的变动=A2-A0
=(实际产品产量-基期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A2=实际产品产量×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A3=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单耗引起的变动=A3-A2
=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A3=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价
实际材料费A1=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实际材料单价
单价引起的变动=A1-A3
=实际产品产量×实际材料单耗×(实际材料单价=基期材料单价)
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总的成本变动(A1-A0)=产量引起的变动(A2-A0)+单耗引起的变动(A3-A2)+单价引起的变动(A1-A3)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所谓因素分解的相关性,是指分析指标与其影响之间必须真正相关,且有实际经济意义。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即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结果。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所谓分析前提的假定性是指分析某一因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时,必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连环替代法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即其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为此,财务分析人员在具体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力求使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假定,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就不会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