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角色管理?

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角色管理?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制度建设,对于管理而言,不容小觑。所以,对于“制度”这两个字,中层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其实,在制度的背后,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角色管理。换句话说,建立制度的深层次目标,就是为了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团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了制度之后,任何人都失去了胡作非为的空间,格力企业内部的风气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大家的思想越来越稳定,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稳定。

制度建设,对于管理而言,不容小觑。

中层既是企业大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团队小制度的制定者;既要用制度去约束员工,自己也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所以,对于“制度”这两个字,中层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其实,在制度的背后,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角色管理。换句话说,建立制度的深层次目标,就是为了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团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00年,毕业生进入了求职季。清华大学的学生,自然是各个企业争相招揽的对象。而这一年,清华大学仅有的两个制冷专业的博士后,其中之一被格力电器“抢”走了。实际上,格力电器在招揽人才时,一贯是不遗余力的。有人说,中国制冷的博士后有一半都在格力电器,此言虽然略有夸大,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那位从清华毕业的博士后来到格力之后,自然是备受重视,直接就被任命为企业的中层领导,技术、产品都由他负责,他说某个零件合格就合格,他说哪家供应商好就采购哪家。格力公司给他如此大的权力,是为了发挥他的专业优势。

然而,这位博士后在中层的位置上待得久了,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他的心思渐渐发生了变化,在岗位上他一不研究技术,二不研究工艺,三不研究消费者需求,而是专心致志地研究起了“为官之道”。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这位博士后的专业能力没有太大提升,反而学会了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牟利,利用公司的信任在企业中胡作非为。当时,外界的人们形容格力的中层只有一个字——“黑”。想要与格力合作,干什么都需要靠关系,采购要靠关系,质检要靠关系。(www.xing528.com)

回顾起当年的这段时间,董明珠感慨地说:他来了我们非常高兴,但结果却很失望,整个技术团队都让他带垮了。一个博士后,应该带领着年轻人们攀登技术的高峰,结果他却搞起了交易。

2001年,董明珠担任格力总裁后,马上罢免了这位博士后。随后,董明珠制定出了一系列规范企业员工言行的制度。有了制度之后,任何人都失去了胡作非为的空间,格力企业内部的风气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大家的思想越来越稳定,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稳定。事后,董明珠总结说:“我们给了他权力,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人都是有欲望的,所以博士后也要用好的制度约束。”

那时格力空调之所以陷入短暂的混乱时期,就是因为没有通过有效的制度,来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博士后”在这种缺乏制度的环境中,产生了角色上的混乱。在这里,我们不妨“事后诸葛亮”一下:如果格力从一开始就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么这位博士后说不定会在制度的约束下,成为格力公司的一员干将。很可惜,生活中没有如果,制度的缺失让博士后扮演了他不应该扮演的角色,走上了一条他不应该走的路。

实际上,角色管理混乱的现象,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对企业的执行力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个优秀的企业,首先是其中的每名员工都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角色使命,这是企业高效率运行的根本前提。

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够强化角色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呢?

答案又得绕回去,那就是稳定的制度。那么,这个“稳定”具体指什么呢?其实,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时间上的稳定和执行上的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