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队创造力:集体智慧的体现

团队创造力:集体智慧的体现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成为出色的中层,把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开发出团队的“集体智慧”。那么,如何在团队中激发创造力呢?在团队合作中,之所以会产生“1+1<2”的现象,是因为个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被削弱了,团队的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会发现,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缺乏创造力的。科学家认为,只有通过“迫使”大脑对信息重新分类,并超越习惯的思维模式,才能恢复创造力,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新颖的替代方案。

团队创造力:集体智慧的体现

很多人说,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就成了虫。为什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很多情况下,单兵作业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而在集体行动中,人群似乎都变成了“羊群”,只会听命行事,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拥抱更大成功的可能性。

对中层而言,管理好一个个员工,就可以初步拥有一个合格的团队。然而,这样做就够了吗?想成为出色的中层,把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开发出团队的“集体智慧”。那么,如何在团队中激发创造力呢?或者说,怎样使团队更具创造力?这是困扰很多中层的难题。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遇到这样的情况:

单独询问手下的员工某些问题时,发现人人都很有想法,有时见解还很深刻。可在召开集体大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都变成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所有的灵感和见解都消失了。

安排某个员工去执行一项任务,他可以很好地达成目标。可如果这项任务的工作量增加了10倍,你派了10个人去一起协作完成任务,所有人都会显得手忙脚乱、相互掣肘,最后的结果是,得需要15个人才能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之所以会产生“1+1<2”的现象,是因为个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被削弱了,团队的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www.xing528.com)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团队创造力呢?

作为中层,首先要明白人的创造力是怎么来的?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接受的新鲜事物越多,其创造力就越丰富。但是,我们的大脑是有“惰性”的,它更倾向于用已知的东西去概括未知的事物。

举个例子:你给一个老年人听说唱音乐,大部分老年人可能会说:“这是什么玩意儿?不听!”这样的老年人属于那种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老年人。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年人不是这样,他们会听,但也会总结道:“嗨,这不就是绕口令吗?”这就是在用已知的东西去概括未知的事物。这种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在经验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在创造中改造世界。所以,我们会发现,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缺乏创造力的。

不仅老年人会这样,年轻人的大脑也越来越“懒”。现在,年轻人每天接受的事物和信息实在太多,目不暇接,他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或别人总结的经验,去概括自己看到的东西,这就导致了创造力的下降。而且,当他们处在团队中时,往往更不愿意主动思考,每个人都觉得“别人一定能想到更好的办法,我不用绞尽脑汁琢磨”,当大家都这样想的时候,团队的创造力就泯灭了。

科学家认为,只有通过“迫使”大脑对信息重新分类,并超越习惯的思维模式,才能恢复创造力,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新颖的替代方案。所以,作为中层领导,一定要引导甚至是强迫自己的下属不断地跳出思维的舒适区,让他们重新对新事物充满好奇,鼓起改造周遭环境的勇气。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