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产业中制造业的比例特别高,第三产业的比例又特别低。从表8-3中可以看出,在1977年以前,农业占国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工业所占份额持续上升,但其他产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从1952年的22.75%上升到1957年的24.5%以后,一直处于下降和徘徊状态,到1978年,仍然比1957年低6.7个百分点。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很落后,1977年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数占就业人数的3%左右。1978年比1957年全国人口增长48%,职工总数增长2倍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倍多,而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人员只增长6.6%。辽宁省商业服务网点,1978年比1957年减少90%以上,造成有些城市十里长街无商店,职工普遍反映买粮、买菜、洗澡很困难。[14]而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虽然从1952年的19.52%上升到1978年的49.4%,但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却只从1952年的6.0%上升到1978年的12.5%。到1978年年底,还有73.3%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同时,在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时,第三产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78年的数据比1957年的数据下降了6.3%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对社队企业而言,情况是一样的。社队企业中机械行业同其他行业相比,显得发展过快、过多。据1978年的统计资料,当年全国社办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75.1亿元,占社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3.5%(当时的队办工业还没有分行业的统计资料,据典型调查,机械工业所占比重也大体同社办工业相当),比这一年机械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7.3%)还高6.2个百分点。而且当时的社办机械工业大部分又是从事一般通用机电设备及配件生产,同国营企业重复,自身也重复。有些通用机电设备及配件的年总产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如1978年生产金属切削机床近3.4万台,电动机近33万台/155万千瓦,汽车配件8.1亿元/6.2亿件,工矿配件6.8万吨/3.2亿件,等等。[15]此外,社队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很缓慢。到1978年,这些行业才发展到18.5万个企业,从业人员104万人,当年总收入只有18.8亿元,仅占这一年社队企业总收入的4.36%。由此可见,“十年规划”的推行,使得中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扭曲,如表8-3到表8-5所示。
表8-3 1952—1978年各部门占国民收入份额的变化[16]
表8-4 1952—1978年劳动力在各部门数量的变化(万人)[17](www.xing528.com)
表8-5 1952—1978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18]
(2)重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在制造业中,粗加工的比例比较高,精加工的比例比较低。这一时期,由于片面追求产品的数量及经济的发展速度,致使粗加工能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精加工能力的增长。例如钢铁工业,属于粗加工的炼钢生产能力增长得非常快,而属于精加工的轧钢生产能力等却增长得很慢,造成了一方面大量钢锭积压,另一方面又大量进口钢材的局面。1978年,中国机械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3%,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11.4%的水平,接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平均34.5%的水平。机床产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钢材产量的增长速度。当年,中国生产机床18万多台,相当于美国、苏联年产钢8000万吨时的机床产量。[19]
(3)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结构失衡。1978年农轻重总产值结构为:农业27.8%;轻工业31.1%;重工业41.1%,而新规划的基建投资额分布,农业只占10.6%,轻工业占5.8%,而重工业占48.7%。[20]中国的轻工业长期处于被挤压的地位,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过分悬殊。1949年至1978年重工业增长90.6倍,轻工业只增长19.8倍。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73.6%下降到1978年的42.7%。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8∶1上升到这一时期的8.3∶1.轻工业用电量在总用电量中的比重,1952年占28%,1978年仅占12.9%。[21]1978年轻工业、重工业结构进一步失衡的结果是导致了有些轻工业产品不能满足人民起码需要。不少市场奇缺的轻工业品,如纸张、家具、洗涤用品、啤酒、自行车等的供应长期得不到改善。轻工业产品直接为市场服务的部分进一步减少。据16省第二轻工业局的统计,在第二轻工业局工业系统的产品结构中,为市场服务的部分1965年为50.6%,1978年下降到43.4%,为大工业服务部分则由27.7%增加到34.2%。可见,“十年规划”片面突出了钢铁、石化等重工业部门,没有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轻工业的重要性,并未妥善解决好三大瓶颈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