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新的大发展,要以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提出贯彻上述原则的具体措施。这一时期理论上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了体制评价的生产力标准。生产力长期停滞和徘徊,是中国决定进行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改善生活成为当时人民的迫切要求,促使决策者另辟新路,实行战略调整和体制改革。[3]正是由于存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邓小平把改革提高到革命的高度上来。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分析

1978年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以研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为主题。希望通过迅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来摆脱贫困。会议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新的大发展,要以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围绕这个主题,会议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地涉及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对不重视经济管理、以政治干预经济等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和检讨;大胆地提出了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意见,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发挥经济手段和组织的作用,实行专业化,发展合同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扩大企业的经济自主权。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提出贯彻上述原则的具体措施。

这一时期理论上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了体制评价的生产力标准。以这个标准衡量,传统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生产力长期停滞和徘徊,是中国决定进行改革的主要推动力。从1957年到1978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使国家财政困难日益严重,财政收入甚至几年都出现负增长。靠财政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遇到了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再也走不下去了。[2]过去20多年,中国走的是一条高速度、低效率,高投入、低产出,高积累、低消费的道路,它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就难以为继了。改善生活成为当时人民的迫切要求,促使决策者另辟新路,实行战略调整和体制改革。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时明确指出:“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3]正是由于存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邓小平把改革提高到革命的高度上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