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气、石油为原料的新兴石油化学工业项目,在1976年以前虽然有所建设,但已经建成投产的都是规模较小、技术比较落后的项目。这一时期,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新兴工业建设。1976年至1980年,累计化学工业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达167.86亿元,占同期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3.6%。其中,主要是在1977年、1978年进行的。
(一)重点进行了化学肥料工业的建设
一方面,这一时期重点进行了于1973年引进13套生产装置的大化肥厂的建设。为了促进农业的增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十分重视化肥工业的建设。但到1975年,中国化肥工业采用的原料基本上仍然是煤,建设的项目规模也依然是以小型为主。1975年年底,全国规模小、技术落后、物耗高、亏损严重的小型化肥厂达1000多个,中型化肥厂不到20个,已经建成投产的大型化肥厂一个也没有。为了提高化肥工业的投资效果,改变化肥工业的落后面貌,1973年,从美国、荷兰、日本、法国引进了13套日产1000吨合成氨和1620~1740吨尿素的成套生产装置,并于1974年、1975年开工建设。其中,原设计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家大化肥厂中有9家先后在这一时期建成投产。另外3家原设计以轻油为原料的大化肥厂,即广州石化总厂化肥厂、安庆石化厂和南京栖霞山化肥厂,分别于1978年年底、1982年和1981年建成投产。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又进行了以“二十二项工程”中4套30万吨合成氨生产装置为重点的化肥工业的建设。这4套引进设备中3套以油为原料,1套以煤为原料。4套生产装置分别安排在浙江镇海、新疆乌鲁木齐、宁夏银川和山西潞安。其中,山西潞安化肥厂以煤为原料。1980年,在调整基本建设过程中,这4个项目先后缓建,以后又陆续恢复建设。
(二)重点进行了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的建设(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在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方面,一方面以1973年引进的“四烯工程”和化学纤维为重点,进行了上海石化总厂一期工程、辽宁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和四川维尼纶厂的建设。同期,为了保持有机原料与合成材料的适当比例,在建设上述4个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的同时,还相应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新建了一个以生产有机原料为主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另一方面,还进行了以1978年引进的4套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为重点的化工建设。其中一套是针对大庆油田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状况,建设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的石油化工装置。还有一套安排在山东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依托老厂,以250万吨胜利油田的原油为基础材料生产有机原料和化纤原料。另外两套30万吨乙烯及相应的配套加工装置安排在南京和上海。在上海14套装置分3个点进行建设,即主体30万吨乙烯等8套装置建在上海石化总厂,即上海石化总厂三期工程,烧碱和氯产品装置建在吴经化工联合公司,其余的聚苯乙烯和丁苯橡胶装置建在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三)重点进行了四川天然气和川汉输气管道的建设
四川天然气建设工程主要包括:①气田的勘探和开发;②气田的地面建设;③四川省内输气干线的建设;④通信工程;⑤泸州长江大桥等项目。计划总投资22.1亿元。
川气出川工程是一项艰难复杂、规模宏大、耗资巨大的特大型工程。川汉输气管道工程主要包括:①从四川合江县到湖北黄石市,全长1156公里、管径1020毫米的输气管道和到岳阳化肥厂的输气支线;②为能通过大型管拖车,相应建设一条川汉管道公路,新建、改建公路共865公里;③供电工程;④生产调度专用通信线路等项目。此外,与川气出川工程同步配套安排建设的项目还有:①新建湖北沙市钢管厂,安装进口的和国产的各一套1020毫米制管机并进口生产1020毫米管道用的钢卷板,以生产川汉输气管道用的大口径管道;②引进成套设备建设南京汽轮机厂,生产输气管线的主要配套设备——大马力燃气轮压缩机组;③以出川的天然气为原料,引进成套设备建设湖北枝江化肥厂和湖南岳阳化肥厂等。1976年9月一期工程总体设计得到批准后,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可由于四川天然气估计产量与实际产量存在很大的误差,天然气产量连省内各方面的需要都满足不了,更无气可输出川外。不得已,1978年9月,在国家计委的建议下,国务院最终决定停建川汉输气管道工程。到1978年年底停建,此项工程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53亿元(不包括善后处理等投资在内),占计划总投资的14.1%,造成了巨大的浪费。[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