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十年规划”几年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仅占10.6%,轻工业也只占5.8%,重工业则达48.7%。由此导致从1976年到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包括队办企业)所占的比重由30.4%下降到27.8%,工业由69.6%上升到72.2%,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由44.2%下降到43.1%,重工业由55.8%上升至56.9%。[27]1978年,农业只增长1.7%,远远低于工业增长13.5%的速度;轻工业增长10.8%,比重工业增长的15.9%差不多低了1/3。农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十分突出,集中地表现为农副产品供应紧张。1978年粮食总产量虽然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按人口平均的产量仍然同1957年差不多,棉花、油料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分别由1957年的5.1斤和13.2斤下降到1978年的4.6斤和11斤。同时,大规模建设增加了购买力。在国内生产无法满足供应的情况下,只得通过扩大农副产品的进口来解决。1978年与1976年相比,粮食进口增加了2.7倍,棉花进口增加了1.7倍,砂糖进口增加了1.3倍。[28]农业所提供的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轻工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也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各种比例也明显失调。[29]“十年规划”片面突出了钢铁、石油、化学工业等重工业部门,没有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轻工业的重要性,也没有妥善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燃料动力工业与其他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1978年能源工业只增加了11.3%,不能满足工业增长13.5%的需要。许多工业企业因此开工不足,处于“停三开四”的局面。到1978年年底,全国缺电约1000万千瓦,有25%左右的工业生产能力发挥不出来,大批工厂经常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30]全国在建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体上只能适应新建企业投产后的用电需要,保了新建企业,老企业缺电状况就改变不了;保了老企业,大批新建企业建成后就不能投产。全国用煤多的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煤炭工业的发展速度,煤炭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在煤炭工业内部,采掘接替紧张和采掘比例失调的矿井占22%。每台农机每年供给的油只能跑十几天。石油工业后备资源不足,在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加工工业还在盲目发展。全国机械工业的加工能力,超过了可能提供的钢材数量的三四倍。加工工业产品有的是重复生产,有的由于不为市场所需要,造成积压。1978年,全社会积压的机器设备达550亿元。另外,交通运输的紧张情况也没有缓和,主要铁路干线一些薄弱区段的运输能力只能满足全部需要的50%~70%;港口装卸能力严重不足,压船、压车、压货现象十分严重,1978年因港口积压货轮的时间超过规定期限造成的损失达8700万美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