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通过“十年规划”的制订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优化了产业结构,并为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找到了切入点。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这一阶段大规模的引进在客观上推动了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为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奠定了实践基础。与过去的“四三方案”相比,这一阶段在引进方式上进一步拓宽和推动了对外管理体制的改革。引进已由过去的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发展到大规模借贷;由单纯引进技术设备发展到吸引外资到中国开办合资企业;由借贷发展到境外发行外债,还出现了设立特区的构想。[20]1978年,22个引进成套设备项目的确定与实践,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计划经济时代搞大项目的一套办法,包括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以至于商业上的销售,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根据新体制,摸索出一套新的办法。例如,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后,为了救活8个大的化工引进项目,经过实践,渐渐形成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做法,形成一套同外国大公司合作的办法,包括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企业改制和股票上市,等等。这对我国更积极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对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都是先行的实践。[21]另外,在实施具体规划的过程中,开始了境外发行外债支持的引进办法。引进项目中,除单机支付现汇外,成套设备项目大部分是利用西方国家银行的卖方贷款,采用延期付款方式。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十年规划”的设备引进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改进了过去设备引进的方式方法,开拓了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视野,为后来对外开放方针的确立打下了实践基础。
第二,通过“十年规划”的制定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严重制约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并优化了产业结构。1978年引进的22项工程中,石油工业方面的工程共有5项。它们是大庆石油化工厂、齐鲁石油化工厂各1套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浙江镇海炼油厂、新疆乌鲁木齐炼油厂、南京的(2套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煤炭工业方面的工程,共有3项。它们是100套综合采煤机组工程、霍林河煤矿工程、开滦煤矿工程。100套综合采煤机组,于1980年7月前设备全部到货,并陆续进入有关煤矿采煤工作面进行安装,到1980年年底已有56套正式投入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率。刘荣刚对这个问题有评价:“这一引进规划主要解决的是国内燃料、动力紧张和原材料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为了当时实现‘四化’的目标:例如,1978年引进的22个成套设备项目,许多都属于材料工业,……这批材料工业的引进项目,对提高我国材料工业的水平,乃至整个现代工业的水平都起了重要作用。”[22]
从以上项目的执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引进投产的项目弥补了我国一些重要生产领域的空白,形成了一批特大型的现代化生产骨干企业,这不仅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改变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也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通过对外项目的引进,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www.xing528.com)
第三,在“十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找到了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切入点——改革开放。在“十年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中央逐步突破“文化大革命”中的“左”的束缚,认识到仅仅依靠我国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在1977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1977年国民经济计划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其中指出:“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洋为中用,这样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善于学习前人的好经验,吸取外国的长处,这是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因素。”[23]该提纲还比较正确地论述了自力更生与引进先进技术的关系问题,为下一步引进工作指明了方向。1977年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规划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今后8年,除抓紧把1973年批准的43亿美元进口方案中的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外,再进口一批成套设备、单机和技术专利,总额为65亿美元。[24]中央政治局原则批准了这个报告。在1977年12月全国计划会议形成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指出:还要认真学习外国的好东西,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在今后5~8年内,我们要利用国际上的有利时机,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运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把我们急需的国外先进技术拿到手,把学习和独创很好地结合起来。[25]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鼓励和支持对外引进。1978年2月26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中对引进规模作了具体的规定。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26]。至此,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已经呼之欲出了。
为了做好新技术的引进工作,1978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担任组长,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任副组长,主要负责统筹提出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引进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有关引进的方针、政策和建议;组织引进计划的实施,进行督促检查,总结交流这方面的经验;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消化和发展引进的新技术等,这为对外引进提供了组织保证。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并形成了一些较完善的制度、组织机构,这为开放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是基于这一时期的实践探索,为后来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找到了切入点。
这一时期以“十年规划”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运行是在没有改变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不仅会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阻碍,而且它的运行进一步激化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使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慢慢提上议事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