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大革命后的历史危机与发展紧迫感

文化大革命后的历史危机与发展紧迫感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由于“左”的错误对经济工作的干扰破坏,导致我国经济的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日趋僵化,整个国民经济问题丛生。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这就为调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经济社会环境。

文化大革命后的历史危机与发展紧迫感

“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由于“左”的错误经济工作的干扰破坏,导致我国经济的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日趋僵化,整个国民经济问题丛生。例如,工农业比例由1965年的62.7∶37.3变为1976年的69.9∶30.1;轻重工业比例由1965年的51.6∶48.4变为1976年的44.2∶55.8;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由1965年的11.1∶39.7∶49.2变为1976年的12.3∶34.9∶52.8。据估算,仅1974—1976年三年间,全国工业产值损失就达1000亿元,财政收入损失400亿元,少生产钢2800万吨。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1]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不仅粮食、棉花、食油、猪、禽、蛋、水产品、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长期供应紧张,而且棉布、纺品、毛线、笔、自行车缝纫机、搪瓷制品、铝制品、肥皂、火柴、铁锅、饭碗等日用工业品及民用煤的供应也全面紧张。

下面从农村和城镇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农村情况。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大大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1976年,全国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61元,根据可比价格计算,10年增长15.7%,年均增长1.5%,低于1953—1966年年均增长1.9%的速度,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贫困地区还有很多。[2]生活消费品方面,农民的主副食品消费量基本没有增加,有的还呈下降趋势。例如,1976年,乡村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粮食186公斤,比1966年减少0.5公斤;消费食用植物油1公斤,比1966年减少0.1公斤;消费猪肉5.8公斤,略低于1966年的水平。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粮食消费量在1976年为383斤,比消费量最高的1956年的409斤低26斤;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在1976年为3.2斤,比消费量最高的1956年的5.1斤低近2斤。但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显示出农民的消费量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穿着方面,人均消费量也有下降。1976年,农村居民人均每年布匹生活消费量为6.39米,比1966年增加0.94米(其中化纤及混纺布0.42米),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高年份相比,减少2.38米。[3]

第二,城市居民生活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76年全国非农业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340元,比1966年的24元增加38.5%,年平均增长3.3%。这低于1953—1957年的年平均增长4.8%,也低于1963—1966年的年平均增长10%。[4]1967—1976年,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呈下降趋势。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增长66.4%,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下降4.9%,平均实际工资下降6.6%。[5]在生活消费品方面,农副产品的供应很紧张。由于当时错误思潮鼓吹“菜农不吃商品粮”,使得许多城市郊区改种粮食,造成城市蔬菜供应长期紧缺。有的城市一年缺菜时间长达100多天。1966—1976年,全国蔬菜市价上升26.7%。副食品供应水平也出现下降。据统计,1976年的制糖能力有267万吨,但因为制糖原料不足,实际生产食用糖仅为164.8万吨。为了维持市场的最低供应水平,当年就进口了57.7万吨。作为当时全国重点供应的大城市上海,10年间人均年消费家禽0.64只,鲜蛋2公斤,比1966年分别下降20%和22%,即使到了1978年,全国渔业产值才达到20.3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6%。除少数渔区外,水产品的紧缺程度远远超过猪肉,“吃鱼难”成为全国城乡普遍存在的问题,平时民众在市场上很难买到鱼。[6](www.xing528.com)

在基础建设方面,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由于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降低非生产性积累的比例,压缩住宅建设的投资,使“骨头”和“肉”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据统计,非生产性积累在积累总额中的比例,由1965年的29.3%降到1976年的20.7%。由此造成城市和工矿区的自来水、民用电、公共交通、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公用设施的供给都十分紧张。例如,非生产性的投资中,住宅建设投资在“三五”时期仅占4%,“四五”时期进一步下降到1.7%,和“一五”时期9.1%相差很远。由于这十年中的人口剧增,住宅投资和竣工面积的下降,就造成了居民住房的严重拥挤。到197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甚至低于1952年人均4.5平方米的水平。[7]

正是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和民生改善步伐的缓慢,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上下,上至中央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都产生了一种历史危机感和发展紧迫感,于是,大家在痛惜“文化大革命”导致丧失宝贵时间和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都急于把失去的时间和损失夺回来,希望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就为调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经济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