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供应链的含义
物流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1.早期的观点
早期一般认为物流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物流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2.后来的观点
经过后期发展,物流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物流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例如,美国的史迪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认为,“供应链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这些定义都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3.最近的观点
当今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哈理森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这些概念同时强调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菲利浦和温德尔认为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很重要的,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二)物流供应链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构成物流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包括:
1.供应商
供应商指给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
2.厂家
厂家即产品制造业,产品生产的最重要环节,负责产品生产、开发和售后服务等。
3.分销企业
分销企业是为实现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围每一角落而设的产品流通代理企业。
4.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是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
5.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即上述企业之外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其中批发、零售、物流业也可以统称为流通业。(www.xing528.com)
(三)物流供应链的分类
物流供应链主要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具体如下:
1.内部供应链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2.外部供应链
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3.两者之间的关系
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的关系:二者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如对于制造厂商,其采购部门就可看作外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外部供应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多,企业间的协调更困难。
(四)物流供应链的流程
物流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具体情况如下:
1.物资流通
物流流通流程主要是物资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
2.商业流通
商业流通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
3.信息流通
信息流通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
4.资金流通
资金流通流程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企业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
该流程的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批发与物流、厂家等指向供货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