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特定的广告,都是为了建立或者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态度,驱动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从而解决该品牌当前面临的挑战(问题),帮助达成销售。这就首先需要了解消费者当前的态度、行为,与我们的期待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跟客户商讨:他们当前的“消费者画像、希望达成的业务目标,以及面临的障碍”是什么。企业市场部通常会在年底前制订下一年的品牌推广计划,这个时候就会把次年的年度推广主题、每个季度的市场目标以及主题方向定下来。品牌正处在哪一阶段,是要提升品牌形象,还是主推产品上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会议交流,和客户一起明确下来。
但是有时候,很多客户并没有制订年度计划,他们也讲不清楚每一次广告的目标是什么,只能很笼统地告诉你:我做广告肯定是为了卖货啊!甚至有些客户会提出,希望用销售量来衡量广告的效果。
如果碰到这样的客户,你就要向他指出,这个想法过分夸大了广告的力量,混淆了广告目标和营销目标的区别。广告目标,是企业通过广告直接达成的效果,通常它以消费者的反应变量来表示,比如说,创造品牌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建立品牌形象和激发购买意向等等。而营销目标,通常用销售额及有关指标来衡量,比如说,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或者投资回报率等指标。广告目标肯定是为营销目标服务的,它经过时间的累积后最终肯定会转化为销售额,但是我们不能把广告目标和销售额直接挂钩。
那么,在这种客户也不知道目标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广告目标呢?可以通过分析客户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营销战略来决定。
既然刚才我们说到了小米手机,那就来看一下,小米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营销目标,从而界定它的广告目标的。
品牌形象广告
MIUI系统,是小米手机内置的操作系统。在MIUI系统刚诞生的年代,还是苹果、HTC(宏达电子公司的手机品牌)、三星的天下,普通人很难接受MIUI系统,就算接受也很难实施,为了给一款手机刷上MIUI系统,需要很烦琐的步骤,这只有对手机的使用体验有极高要求,又希望尽可能控制成本的发烧友,才愿意去折腾。(www.xing528.com)
这个时候,小米推出了品牌形象广告“为发烧而生”,专门针对那些对DIY(自己动手做)技术无比狂热的发烧友群体。该主题给人以“技术流”的形象,让小米脱颖而出,突破了常规手机品牌的竞争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之后,小米就需要来推广一些具体的产品内容。随着一波又一波新款手机需要推向市场,发布会的召开肯定会很频繁,后续就需要配合一系列的发布会海报,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发布会海报
这张是小米4C手机的发布会海报。小米4C拥有“安卓小王子”的称号,所以,在海报的画面中,有一位经典造型的“小王子”,站在舞台中央,一束光正打在他的身上,神秘的背影与飘扬的围巾,预示着一场气势不凡的亮相。这张“小王子”海报,和旁边的这张海报“5”(意指“小米5新品发布会”)其实很相似,它们都突出了一个抽象的人物或者某个数字,用悬念式的画面创意,让大家对即将发布的新品手机充满期待。所以,在这类发布会海报中,新产品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都不用清晰展示,只要让别人知道有这么个发布会,就已经够了。关于对新品更细致、明了的介绍,可以在发布会召开之后放到硬广中去讲。
产品功能广告
到了主打产品的阶段,终于可以让“主角”闪亮登场了。这里的三款手机产品广告,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功能亮点。其中,“小米5”的面世广告,直截了当地介绍了包括处理器、内存、4轴防抖摄像在内的“十余项黑科技”;小米Note2选用梁朝伟来做代言,文案“一面科技,一面艺术”,强调它的“双曲面”外观;吴亦凡代言的小米5X,强调拍人更美,支持它的是“变焦双摄功能”。这些广告的目标,都是让用户可以快速感知到每款产品所拥有的最强卖点。
促销广告
除了介绍品牌和产品的广告之外,还有很多广告的目的,都属于阶段性的,可能就是为了一次临时的促销,通过价格优惠、赠品、抽奖等方式来提升产品的销量。这个时候,广告的目标就是要直接引导销售,它的表达方式,无论是文案还是画面,都需要更为直接。比如在新年前夕,小米为旗下全线产品推出“年货节”,画面运用“红头文件”的噱头来吸引眼球,文案中添加了很多“狂送”“爆品”“秒杀”等煽动性词语,同时又将“机密情报”进行编号,将各种“福袋、礼券”等促销形式逐一串联,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连续关注,而且可以确保他们饶有兴趣地读完所有促销信息。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明确广告目标的方法有两个:一、直接向客户询问,根据客户所提出的目标来完成后续工作;二、根据产品所处不同的生命周期和当时的营销战略,向客户提供专业建议,由双方共同商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