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是为合理保证所有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是针对影响所有内部审计活动因素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内部审计活动均符合内部审计准则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是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的内容进行规范的,但是,也可以对照《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中内部审计环境类等内容进行规范。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既是内部审计取得外界理解、支持和信赖的必然要求,又是对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操守、品质进行的约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保障内部审计质量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机构应采取包括督导等相应措施,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可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内部审计机构自身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审计质量。
2.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已将其领域扩展到管理审计,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审计,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采取多种包括招聘控制、晋升控制、在职培训、后续教育等措施,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内部审计人才,以保证审计质量。
3.科学分派审计业务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思路培养队伍、储备人才,保证不同的业务领域都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来承担;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科学分派审计业务的政策和程序,要根据审计业务性质、特点,分派拥有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执行审计项目任务,以保证审计质量。
4.依据准则制定规程(www.xing528.com)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内部审计的职业基础,是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活动必须遵循的规范,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并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且便于操作的审计业务规范,包括审计业务流程、审计文书编制、审计案卷归档、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及外部评估等规范,以保证审计质量。
5.适当运用外部手段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运用咨询手段的政策和程序,根据本组织需求对特殊专业聘请专家服务和利用外部审计成果做出规范;其次随着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审计特殊专业问题,如果现有的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专业能力时,就要聘请具备特定技能的专家提供服务;再次为避免重复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利用外部审计的审计成果,内部审计机构应与外部审计进行协调和沟通。以保证审计质量。
6.考核评价审计质量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的政策和程序,既可以通过单个项目或年终完成项目考核与评价,又可以通过持续或定期考核和评价;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应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考核和评价,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我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相互评价、内部审计机构综合评价、征求审计对象或管理层的意见等方法。在内部审计业务执行后,对其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以保证审计质量。
7.评估审计报告效果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评价审计报告使用效果的政策和程序,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其次审计报告的编制应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审计报告应建立分级复核制度、审计报告应关注使用效果。审计报告是否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有效,应通过征求审计对象的意见、内部审计机构的自我评价、检查审计建议的落实、考核审计报告的价值增值等方法,评估审计报告的使用效果,以保证审计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