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准备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的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因为标准成本是日常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与实际成本相比较从而计算差异的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的效果分析,所以,标准成本的制定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正常性和稳定性等原则。所谓科学性和客观性,就是指标准成本要根据客观实际,用科学的方法去制定。所谓正常性,就是指标准成本要按正常条件去制定,不考虑不能预测的异常变动。所谓稳定性,就是指标准成本一经制定,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它的稳定性。管理人员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通常有以下几项标准可供选择: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理想(最佳)的经营状态下的成本。它是在排除一些失误、浪费、低效率的情况下制定的。该标准由于太完美,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可能会促使他们采取降低产品质量等一些不合理手段达到这一标准,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因此,这种标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采用。
(2)历史标准成本
历史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剔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并结合未来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在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历史标准成本。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历史标准成本会逐渐过时,难以在成本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也是正常的标准成本,它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应达到的标准。该标准包括了正常的原材料浪费、机器的偶然故障、人员闲置与失误等,因此它是一种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既先进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比较接近于实际的成本,因而被广泛采用。
想一想
务实对会计工作有什么样的要求?
扫描二维码
观看动画:了解务实
1.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构成该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标准,包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也叫标准用量、数量标准)和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也叫标准价格)两个方面。
(1)直接材料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和正常经营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数量,通常包括构成产品实体材料数量、生产中的必要消耗量,以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费的材料数量等。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一般应由生产技术部门制定,生产技术部门应根据各种产品的设计、零部件构成和工艺流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企业成本控制要求,考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损耗,并按照产品的零部件分别制定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消耗标准。如果产品为首次生产的新产品,应根据产品设计所要求的材料质量、规格型号等逐项分析;如为以前生产过的产品,则可以在前期资料的基础上调整修订。在定额制度健全的企业,也可以依据材料消耗定额确定用量标准。
(2)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是指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它应当在以往购货合同材料采购价格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动确定,包括材料的买价和运杂费等采购费用,是企业编制的材料计划价格,即标准单价。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通常由采购部门负责,会同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等部门,在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发展趋势,以及材料的订货批量和运输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确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等于单位产品所需用的各种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与各自的价格标准的乘积之和。即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如图5-2所示。
图5-2 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做一做
威盛公司根据甲产品所耗费A、B两种材料的情况,编制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如表5-1所示。
表5-1 威盛公司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甲产品)
续表
2.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是指可以直接归属到某产品、为制造该产品而直接发生的人员薪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标准,包括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和直接人工价格标准两部分。直接人工用量标准是指工时标准;直接人工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
(1)制定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工人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的工时,包括直接加工产品所耗用的工时、必要的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产生的废品所耗费的工时等。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通常由劳资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采用技术测定法和统计调查法共同确定,计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平均技术水平,并且要按照产品加工工序分别计算,然后按产品分别汇总确定。
(2)制定直接人工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即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是指单位直接人工工时应获取的人工费用,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及根据工资计提的其他职工薪酬。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通常由劳资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按照工种或作业性质分别确定。
教你一招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也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是预计的每件产品支付的人工工资额除以标准工时;如果采用月薪制,需根据月工资总额除以可用工时总量来计算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
企业也可以采用预定的工资率,即预定的小时工资。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和直接人工价格标准确定后,即可以计算出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即
如果产品加工需要不同工艺,从而需要不同的工人进行加工,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则等于生产单位产品的各项作业的工时标准与各自的标准工资率乘积之和,用公式表示为:(www.xing528.com)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各项作业工时标准×相应的标准工资率)
做一做
威盛公司根据甲产品所耗费人工的情况,编制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如表5-2所示。
表5-2 威盛公司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甲产品)
3.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需要先按照部门分别编制,然后再将同一产品所涉及的各部门单位制造费用标准加以汇总,得出整个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由于制造费用按照其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所以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也需要分别编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同样也由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用量标准构成。
(1)制定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视为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中只包含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企业不需要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通过预算管理来进行。
企业需要分别确定变动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变动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再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指每一单位工时应负担的变动制造费用,它应根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标准工时预算计算求得,即: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工时预算
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也有企业采用设备台时,或是单位产量的燃料、动力等标准用量。
注意
作为数量标准的计量单位,工时标准应尽可能与变动制造费用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
确定变动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和变动制造费用价格标准之后,两者相乘即可得出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价格标准×用量标准
各车间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确定之后,即可汇总出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做一做
威盛公司根据制造费用预算情况,编制甲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如表5-3所示。
表5-3 威盛公司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甲产品)
续表
(2)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预算需要分别编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可参照历史资料并考虑预期生产力的利用程度加以估计。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也需要通过分别确定固定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固定制造费用用量标准来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价格标准是其每小时的标准分配率,它根据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和预算的标准总工时计算求得,即: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工时预算
固定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用量标准相同,可以采用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这个标准用量与制定直接人工标准用量的方法类似。
确定固定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和固定制造费用价格标准之后,两者相乘即可得出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价格标准×用量标准
各车间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确定之后,可汇总出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做一做
威盛公司根据制造费用预算情况,编制甲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如表5-4所示。
表5-4 威盛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甲产品)
4.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制定出以上各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后,将各项目标准成本进行汇总,即可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通常,企业可编制标准成本卡,标准成本卡中应分别列明上述各成本项目的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通过直接汇总的方法得出最终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做一做
威盛公司根据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情况,编制甲产品标准成本卡,如表5-5所示。
表5-5 威盛公司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甲产品) 元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