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生产要素
任何生产都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劳动和相应的自然物体。劳动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然物体是现实中已存在的或自然长成的物体,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直接劳动,即直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劳动,譬如面包工人的劳动,磨坊工人的劳动,都是生产面包的总劳动的一部分,如果考虑更多的话,种小麦、收割,甚至制犁等劳动也都是生产面包劳动的一部分。间接劳动,即专门生产用以维持从事某种生产劳动的工人生产力的食品的劳动。对于任何一种直接生产来说,这种间接劳动都是不可缺少的。
2.论生产性劳动
生产性劳动,即生产效用的劳动。但并非所有生产效用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首先,所谓生产物质产品是指通过劳动改变物质原有形式,或者把物质转移到适宜于改变形式的地方。因此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物质产品,而是萨伊所说的效用。其次,并非所有生产效用的劳动都可以被称为生产性劳动,譬如牙医为病人安装假牙,法官维持社会安全等等,都创造效用,但却不能算作生产性劳动。这是因为,生产出来的效用又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固定的和包含在物质中的效用(比如房屋,供人居住);第二种,是固定的和包含在人自身中的效用(比如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技能和知识);第三种,是提供某种劳务类的效用,如演员的表演,法官审理案子维持公正等。在这三种生产效用的劳动中,前两种属于生产性劳动,第三种不属于生产性劳动。因为这种效用,仅在过程中才能享用到。一旦劳动终止,效用就不能存在。而且,享用后也不能使人变得更加富有。
3.论资本
资本是供维持再生产的基金。资本包括各种各样的物品,如厂房、机器、原材料、预付给工人的工资等等。资本物品和非资本物品的区别不在于物品的种类,而在于资本家是否把已得到的各种物品用于生产。
资本区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使用一次后就消失不存在了。当然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将从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得到完全补足和利润。固定资本是经多次使用后才被完全消耗掉的。所以不需要在每次使用后从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得到完全补偿,只需要收回在每次使用中被消耗掉的那部分,即折旧和修理费以及相应的利润。(www.xing528.com)
同一笔资本中如果固定资本部分占用多了,流动资本就会减少。这种减少在短期内会影响工人的雇用量。但从长期看,增加固定资本来改良机器设备的结果,会使总产量和流动资本增加,使利润率提高,使资本家有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这样会雇用更多工人。可见,新的生产设备的发明和利用最终对整个工人阶级有好处。
4.论增长规律
生产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和自然物体三要素的性质、数量或它们生产力的增加能力。因此,生产增长规律必然是这三者各自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它们的增长受到限制,那么生产的增长也受到限制。
(1)劳动增长规律。劳动的增长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和其他生物数量的增长一样是没有限制的。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人口就可能增加1倍。人口的增长率应该提前二三十年就限制并予以明确阐述。但大量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一种对限制人口的反感情绪阻碍了人口数量的限制,使人口按其增长能力在增长。
(2)资本增长规律。所有资本都是储蓄的结果,是为将来的获得而节制现在的消费或欲望的结果。资本的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所能储蓄的数量;二是储蓄愿望的强度或节欲的程度。
(3)土地生产的增长规律。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同,不但土地数量有限,而且单位面积的产量也有限。这两种情况是对土地的生产力的最根本的限制。土地数量有限问题比任何其他问题都重要,是一个富有的工业化社会中产生贫困的原因。故,土地生产的增长规律是:在农业生产的某一个阶段,在一定的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随着同一土地上使用的劳动力的增加,土地产量的增加有递减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