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名《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对社会哲学的若干应用》(上、下)。十三四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完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斯密的《国富论》。《政治经济学原理》共有六部分,即绪论;生产;分配;交换;论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论政府的影响。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全名《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对社会哲学的若干应用》(上、下)。

穆勒的实证主义思想,承袭了古典主义的生产理论,又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因而,关注到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抗,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资本主义分配的不合理,认为这种不合理是由法律和人的意志造成的,属于制度问题。他认为经济学家应该在不违背生产规律的前提下把生产和分配协调起来。

穆勒在全书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社会主义的赞同态度。但是这种赞同并不要求根本改变财产私有制度,只是限于抽象的道德人性范围内的同情,是出于维护财产私有制度的社会改良目的。他认为不应该用当时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不完善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公有制比较,而应该用消除了现实弊端的资本主义来比较,这样将会发现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困难程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更大。

穆勒写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目的,是想把斯密以后各种新的经济思想吸收进经济学中,并在理论上协调这些思想,更主要的是想效仿斯密,以当时的哲学思想来指导经济理论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www.xing528.com)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长子。十三四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完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斯密的《国富论》。曾寄宿在边沁萨伊家中,受到他们两人思想的影响。1820年赴法国留学。曾与圣西门交往,并开始关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当时他的思想倾向于功利主义,1823年参与发起成立功利主义协会。同年5月由父亲推荐到东印度公司任职。后来感到功利主义不能改良社会,因而产生怀疑、忧郁和悲观情绪,直到1827年底才逐渐恢复并摆脱了功利主义思想的束缚。1830年认识了泰勒夫人,这对他以后的思想,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权运动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同年7月再度赴法国考察,回国后写了不少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并因此与英国哲学家、人道主义者卡莱尔交往。1835年创办《伦敦周刊》,宣传激进的哲学思想。1836年去瑞士、意大利,受到当时欧洲许多新思潮影响,除了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外,主要还有孔德的实证主义。1851年和泰勒夫人结婚。1856年辞去东印度公司的工作,两年后与夫人一起到欧洲旅行,并侨居法国南部。除曾于1865年和1868年回国参加国会议员活动外,其余时间一直安居当地,直到终老。

穆勒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逻辑体系》(1843),《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问题的论文集》(1844),《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对社会哲学的若干应用》,简称为《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功利主义》(1863),《社会主义论》(1879)。

《政治经济学原理》共有六部分,即绪论;生产;分配;交换;论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论政府的影响。另外还有39条与全书内容有关的附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