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关于公司信用保障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公司信用的基础、影响公司信用的主要因素、公司信用评级的依据及后果、公司信用风险预测等方面。如:
Kenneth Carling(2007)介绍了主要的几种企业信用风险模型,重点研究了宏观经济情况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持续性模型的考察,从其信用状况良好阶段开始直至其出现违约风险,综合分析具体企业数据及宏观经济解释变量,并通过丰富的数据论述了此种模型方式不仅可以分析企业违约风险,也可作为投资组合风险模型。
Gang Wang(2011)在企业信用业的增长和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研究了企业的信用风险预测的有效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取名为“RS-增强路径”(RS-Boosting Approach)的路径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预测,该路径以增强及随机子空间两种流行的集成策略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信用数据的比较研究,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论证了该路径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分时度假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组成部分,有其一般性和特殊性。其一般性体现在分时度假企业也是我国公司法意义上的规制对象,其设立、变更、终止均需按照公司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其特殊性则在于分时度假产品是一个舶来品,需要允许其本土化、规范化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分时度假产品时间跨度较长,往往长达数十年甚至更长期限,且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分时度假产品需要预先付款,具有一定期权的性质,因此,有必要对分时度假企业构建有针对性的信用保障体系,对从业企业进行特别规制。分时度假行业的信用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分时度假企业的信用凝聚而成,因此,掌握公司信用保障方面的理论有利于增进我们对分时度假企业信用的认知,为建立分时度假行业信用保障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公司信用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有江平教授和赵旭东教授,其中,江平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公司信用的学者,在国内最早提出公司资本信用这一理论。赵旭东教授在资本信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以资本信用为核心的公司制度设计进行反思,提出资产信用的观点,即公司的信用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当然,也有学者跳出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之争,指出公司信用应该多元化。此外,如下一些关于公司信用方面的研究论述也值得借鉴:(www.xing528.com)
张雪娥(2012)通过比较法研究,以资本维持为基础,对公司内部信用保障制度进行了探讨,指出对公司信用的保障应贯穿于公司的设立、运营和清算三个阶段,并着重对公司运营中的信用保障进行了专题研究。
田小江(2010)以公司动态信用,即公司信用的开始(公司成立)、公司信用的变动(经营过程)和公司信用的消灭(公司清算)三个阶段为主线,对公司静态信用即公司资产展开研究,对信用的语源、公司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公司发展历史的研究,分析得出西方国家公司信用经历从个人资产信用到个人资产信用与公司资产信用相结合再到公司资产信用的发展历程。
喻磊(2014)通过对我国最低资本限额的沿革,以及国外和港澳台关于公司最低资本限额规定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2014 年3 月1 日新实施的公司法关于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是历史的选择。同时强调,取消最低资本限额、实行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后,对公司相关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制度,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和惩治机制。
侯永兰(2014)指出我国现行的新公司法实行资本认缴的公司登记制度,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要求,公司信用基础已发生根本改变,即由资本信用转向资产信用。在资本认缴制度安排下,资产的有效监管是预防和控制公司交易风险的突破口。主张加强对公司资产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公司资产信用保障制度,并建议加快公司资产监管的立法,通过公司资产公示、资产变动信息披露以及资产信用评估和奖惩等措施,维护交易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