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市场中,若产品其他属性相同,消费者往往偏好于环境质量更高的产品,即偏好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较低污染的产品。对绿色消费者而言,产品的环境属性决定其购买产品的质量。下文将涉及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并将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为依据,比较各种政策的优劣。本章中社会福利包括: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预算盈余以及排放污染的环境破坏,即:其中:表示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干预后,政府的财政预算情况。
绿色市场中,若产品其他属性相同,消费者往往偏好于环境质量更高的产品,即偏好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较低污染的产品。对绿色消费者而言,产品的环境属性决定其购买产品的质量。尽管所有消费者都偏好绿色产品,但他们的购买意愿往往不同,因此依据环境质量,产品间也存在着差异。本书借鉴纵向差异化的标准模型[Mussa 和Rosen (1987)、Shake 的和Sutton (1982)、Motta(1993)],假设每个企业生产单一类型的产品,且需要对产品的环境质量和价格进行决策。每个消费者购买一单位产品或不购买任何产品,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企业间进行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同时决定各自产品的环境质量;第二阶段展开价格竞争。考虑到产品的环境效应,质量选择是一个长期决策过程,因此企业一旦确定其产品的环境质量,短期内将难以改变。为便于研究,本书假定企业一旦通过研发投入决定了产品的环境质量,不再产生其他成本,即假设企业的生产成本为零。[1]
由于产品生产过程排放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极为必要。下文将涉及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并将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为依据,比较各种政策的优劣。本章中社会福利包括: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预算盈余以及排放污染的环境破坏,即:
其中:
表示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干预后,政府的财政预算情况。(www.xing528.com)
产品i的消费者剩余为:
其中͂。
产品生产或使用过程排放的总污染为E,不仅依赖于环境质量,也取决于产品的需求量,即:
方便起见,定义环境破坏为总污染的线性函数D = δE,其中δ ≥0 污染的边际破坏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