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者均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地达到谈判目标,这就是成功心理。它的强弱取决于谈判者实际力量的大小,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物质力量是客观的,往往不易改变,这时精神力量往往就具有决定性作用了,所以商务谈判成功心理由精神力量决定,主要源于以下3个基本心理因素。
1.信念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谈判成功的心理基础。只有具备必胜的信念,才能使谈判者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成为谈判活动的主宰。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它是人们信仰的具体体现。持有什么样的信念,往往决定了人的行为活动方式。我们坚持谈判者必须具备必胜的信念,不是仅仅指求胜心理,它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和更深的层次。信念决定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坚持的谈判原则、方针,运用的谈判策略与方法。例如,谈判的一方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采取欺诈、威胁的伎俩迫使对方就范,为获得自己利益,不惜损害对方利益。某种情况下,这些做法也是在求胜心理支配下。但是我们不能提倡这种必胜信念,这是不道德的。实践也证明,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消极的。不择手段的做法使你获得了合同,也获得了利益,但它使你失去了信誉,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比生意更加宝贵的东西。
所以,我们认为必胜的信念是符合职业道德的,具有高度理性的信心、自信心。这是每一个谈判人员要想取胜的心理基础。只有满怀取胜信心,才能有勇有谋,百折不挠,达到既定目标,才能虚怀若谷,大智若愚,赢得对方信任,取得成功的合作。
2.耐心
耐心是在心理上战胜谈判对手的一种战术与谋略,也是成功谈判的心理基础。在谈判中,耐心表现为不急于取得谈判结果,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耐心可以使人们更多地倾听对方,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耐心也使人们更好地克服自身的弱点,增强自控能力,有效地加强、控制谈判局面。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人们说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0~180个字,而大脑思维的速度却是它的4~5倍。这就是为什么常常对方还没讲完,人们却早已理解了。但如果这种情况表现在谈判中却会直接影响谈判者倾听,会使思想溜号的一方错过极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失去谈判的主动权。所以保持耐心是十分重要的。
耐心还可以作为谈判中的一种战术与谋略,耐心使谈判者认真地倾听对方讲话,冷静、客观地谈判,分析谈判形势,恰当地运用谈判策略与方法;耐心使谈判者避免了意气用事,融洽谈判气氛,缓和谈判僵局;耐心使谈判者正确区分人与问题,学会采取对人软、对事硬的态度;耐心也是对付脾气急躁、性格鲁莽、咄咄逼人谈判对手的有效方法,是实施以软制硬、以柔克刚的最为理想的策略方法。
具有耐心也是谈判者心理成熟的标志,它有助于谈判人员对客观事物现象做出全面分析和理性思考,有助于谈判者做出科学决策。
需要指出的是,耐心不同于拖延,在谈判中,人们常常运用拖延战术打乱对方的战术运用。耐心主要是指人的心理素质,从心理上战胜对方。从心理学上看,人是否具有耐心,与人的气质有直接的联系。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天生性格稳重、平和,而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则脾气暴躁,缺乏耐性。因此,黏液质气质类型的谈判者运用耐心得心应手,而对于胆汁质的谈判者来讲,则需要克服较大的心理障碍。
在谈判活动中,谈判者要自始至终保持耐心,其动力来源于人对利益目标的追求,但人们的意志、对谈判的信心,以及对追求目标的勇气都是影响耐心的重要因素。
案例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是一个富有伦理道德的正派人,但他的最大特点就是惊人的耐心。科恩评论道,不论什么人同卡特在一起待上十分钟后,就像服了镇静剂一样。正是由于他的耐心坚韧不拔、毫不动摇,使他成功地斡旋了埃以两国争端,达成了著名的戴维营和平协议。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争端由来已久,积怨颇深,谁也不想妥协。卡特邀请他们坐下来进行谈判,精心考虑之后,地点确定在戴维营。尽管那里设施齐备、安全可靠,但却没有可游之处,散步成了人们主要的消遣方式,此外,还有两台供锻炼身体用的自行车和三部电影。所以,两国谈判代表团在住了几天之后,都感到十分厌烦。但是,每天早上八点钟,萨达特和贝京都会听到熟悉的敲门声,接着就是那句熟悉的话语:“你好,我是卡特,再把那个乏味的题目讨论上一天吧。”结果等到第十三天,他们谁都忍耐不住了,再也不想为谈判中的一些问题争论不休了,这就有了著名的戴维营和平协议,它的成功,有一半归功于卡特总统的耐心与持久。
(资料来源:作者自编资料)
3.诚意
谈判是两方以上的合作,而合作能否进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取决于双方合作的诚意。就是说,谈判需要诚意,诚意应贯穿谈判的全过程。受诚意支配的谈判心理是保证实现谈判目标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诚意是谈判的心理准备,只有在双方致力于合作的基础上,才会全心全意考虑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才会合乎情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认真考虑对方的要求。所以说,诚意是双方合作的基础。(www.xing528.com)
诚意也是谈判的动力。希望通过洽谈来实现双方合作的谈判人员会进行大量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拟定具体的谈判计划,收集大量的信息情报,全面分析谈判对手的个性特点,认真考虑谈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诚意不仅能够保证谈判人员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而且也能使谈判人员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中,在诚意的前提下,双方求大同,存小异,相互理解,互相让步,以求达到最佳的合作。
思政之窗
以古喻今,打好谈判心理战
以情代理,过犹不及,良好的关系只是获得利益的方式
案例:孟尝君宴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阙者。”一人曰:“訾天下之主,有侵君者,臣请以臣之血湔其衽。”田瞀曰:“车轶之所能至,请掩足下之短者,诵足下之长;千乘之君与万乘之相,其欲有君也,如使而弗及也。”胜(股目)曰:“臣愿一足下之府库财务,收天下之士,能为君决疑应卒,若魏文侯之有田子方、段干木也。此臣之所为君取矣。”(选自《战国策·齐三策》)
孟尝君在选择身边的人时,曾问三个食客会如何为他弥补过失。第一个舍人回答说愿以生命来报答知遇之恩,虽听起来感人却难免有讨好之嫌,不免令人厌恶。第二个人身体力行,以颂扬孟的美名为己任,不免说得过于夸大。而最后一人则娓娓道来有情有理,恰为舍人之职、孟尝君之需,对于像孟尝君这样理智的公子,固然不会忽视这种细水长流、平淡却永恒的君臣之义的。所以前两个舍人都犯了以情代理的错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谋求更大的利益点
案例:秦王谓甘茂曰:“楚客来使者多健,与寡人争辞,寡人数穷焉,为之奈何?”甘茂对曰:“王勿患也!其健者来使,则王勿听其事;其懦弱者来使,则王必听之。然则懦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王因而制之。”(引自《战国策·秦二策》)
秦王苦于楚国的使者都能言善辩,自己总被其弄得无话可说,大臣甘茂向他建议不要采取那些能言善辩人的意见,而应采取那些徒有其表、懦弱无能的人的意见,对方自然会起用那些不善辩的使者,从而便可制服对方了。可见甘茂的意见避免了秦王与强者的正面交锋,而和弱者谈判,自己才能掌握主动权。
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利用不可明示的潜在利益
案例: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因不罪。(引自《战国策·秦五策》)
秦王与中期争论没有获胜,秦王因此大怒,中期却又慢慢地离去。有人替中期说话,说中期是个鲁莽的人,幸亏碰到了明君,如果碰到夏桀、商纣,一定会杀了他。这个人并没有直接向秦王求情,反过来只是轻描淡写的暗示如果秦王杀了中期,就与暴君无异了。秦王固然不想留下骂名,只好饶了中期。
资料来源:北京智邦国际官网,打好谈判的心理战,有删节。
点评:谈判是冲突与合作的对立统一,在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很多情况下的谈判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只是语言交锋的过程,但实质上谈判是一场心理战。在谈判中如何察言观色,把握对方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感情因素,充分利用利益引导,都将关系到谈判的成败。
商务谈判心理的运用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