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富观演变与其本质属性

财富观演变与其本质属性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商主义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能够被称为财富,所以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也就是该国所有金银贵金属的总量。重商主义者基于货币形态的财富观重视流通领域,对于财富增值中更为重要的生产领域缺乏关注,因此这一财富观并未能触及经济社会运行的本质。从财富观的演变来探讨财富的本质属性,可以发现,财富的本质就是全社会能够生产出物质总产品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总和。

财富观演变与其本质属性

财富内涵特征的考察需要梳理经济学说史中的财富观念,从财富观念的演变来看,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总体经历了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种是实物财富,实物形态财富观的代表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其在《经济论》中把物品的有用性作为财富衡量的标准,可以看出实物形态财富观的本质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在色诺芬提出实物形态财富观后,亚里士多德、法国重农学派、阿奎那、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进一步探讨了实物形态的财富观。实物财富观在强调社会总物质产品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在早期财富观中占据主流地位,直到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种是货币财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愈发扩大背景下的产物。随着16世纪中叶欧洲重商主义的兴起,金银货币也被纳入了财富的范畴。重商主义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能够被称为财富,所以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也就是该国所有金银贵金属的总量。基于这样的财富认识,重商主义者强调要通过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来实现货币财富增值,因此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获取金银货币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重商主义者基于货币形态的财富观重视流通领域,对于财富增值中更为重要的生产领域缺乏关注,因此这一财富观并未能触及经济社会运行的本质。

第三种是价值财富,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三类。劳动价值论由配第提出,并由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等人深化和拓展,这一财富观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因此财富的增值就依赖于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效率的提升;要素价值论主要由萨伊克拉克和西尼尔等人提出,他们已经提出了财富的产生途径在于劳动、储蓄和土地,这三类要素共同形成了财富;效用价值论则主要是在西方经济学“边际革命”背景下,由边际学派提出的观点,其主要特点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满足为标准来衡量财富。(www.xing528.com)

第四种是无形财富。无形财富主要表现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对无形财富的认识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工业化逐步过渡到后工业化阶段,知识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逐渐在经济增长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传统要素的贡献。知识技术,以及作为承载知识主体的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社会财富中的重要部分。与传统财富相比,无形财富突破了前三种财富观中“有形财富”的限制,同时,其不仅仅回答了“什么是财富”,更从知识创造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回答了“如何创造财富”,因此,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无形财富成为现代财富的重要部分。

从财富观的演变来探讨财富的本质属性,可以发现,财富的本质就是全社会能够生产出物质总产品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总和。财富具有物质性、价值性和创造性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也分别能够回答“什么是财富”“如何度量财富”,以及“如何促进财富增长”等三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