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计算出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数,并且做出Moran's I散点图,在2011—2016年度内分别有77.41%、80.65%、80.65%、80.65%、87.1%、74.19%的区域显示出正向空间关联,在地理上集中分布在第I和III象限,呈现高—高或低—低集聚,说明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的省份会对其邻近省份产生积极的诱发效应。
利用Moran's I散点图分析2011—2016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演化过程,2011—2016年,中国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高—高或低—低集聚效应明显,高—低或低—高的空间分异效应并不明显。
图2 2011和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间分布Moran's I散点图
(1)高高集聚区(H—H)。第一象限的高高集聚区是指本区域和相邻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较高,表现为空间上的扩散带动作用。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处于高高集聚区的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位于高高集聚区的省份和相邻省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相对较高,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扩散效应,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带动作用。2011年处于高高集聚区的省份只有4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说明这四个省份的生态环境质量一直较好。而安徽、广东在2011年虽处于高高集聚区,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两个省份在“十二五”期间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对周边省份也产生了积极效应,同时这两个省份生态环境质量的跃迁也离不开邻近省份的利好扩散效应。
(2)低高集聚区(L—H)。第二象限为低高集聚区,指本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低而相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高,空间关联表现为过渡区域。低高聚集现象不显著,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省份的西部边缘及高高集聚区周边,2016年处于高低集聚区的有河北、江西、贵州,2011年处于高低集聚区的有河北、江西、河南。河南从2011年的低高区域跃迁为2016年的高高区域,虽不显著,但说明河南已经越过了低高(L—H)的过渡阶段,有望成为显著的高高(H—H)集聚区,河南生态环境质量的跃迁一方面得益于当地环保部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得当,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邻近省份江苏、福建的积极扩散。(www.xing528.com)
(3)低低集聚区(L—L)。第三象限为低低集聚区,指本区域和相邻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较低,表现为低水平区域。2016年处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有: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这些省份的生态禀赋较差,环保投入、污染治理力度不够,民众的环保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生态环境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处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有:内蒙古、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云南省在2016年仍处于低低集聚区域,但是不显著;陕西省从2011年的低低集聚区域跃迁至2016年的高低集聚区,说明在“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获得极大改善。陕西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偏重型的经济结构,资源消耗、污染物控制压力大,“十二五”期间陕西处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凸显期、交错期,当局抓住发展方式战略转型的机遇,积极转变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契机,极大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4)高低集聚区(H—L)。高低集聚区是指本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发展水平高而相邻区域较低,表现为空间上的极化效应。高低集聚现象不显著,2016年处于高低集聚区的省份有:北京、吉林、四川、陕西,2011年处于高低集聚区的省份有:黑龙江、湖北、广西,高低集聚区是四种集聚区中变化最大的。
利用各省份在不同时间段所属的空间集聚类型来反映各省份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跃迁。第一种情况:观测省份呈现集聚特征,即观测省份和邻近省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较高或较低,且未发生跃迁的省份有:①高高集聚区: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海南;②低低集聚区:山西、内蒙古、辽宁、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第二种情况:观测省份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即观测省份和邻近省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高低相反特征,且未发生跃迁的省份有:河北、江西、广西。第三种情况,观测省份跃迁至邻近象限的省份有:吉林(低低—高低)、黑龙江(高低—低低)、河南(低高—高高)、湖北(高低—高高)、四川(低低—高低)、贵州(低低—低高)、陕西(低低—高低)。第四种情况,观测省份跃迁至相间象限,只有重庆(低低—高高),说明重庆不仅自身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升,其邻近省份也得到较大提升。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取得较大提升的省份有:吉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均跃迁至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俱乐部”,而生态环境质量落后的省份有黑龙江、贵州,在其邻近省份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同时,其自身生态环境质量却无较大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