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特征,不同学者采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观察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总体来看,学术界认为区域经济差距可进行时空分异研究,且不同空间范围下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16]。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特征,不同学者采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观察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刘军[11]通过计算1978—2007年的泰尔指数对区域差距进行测度,并按地区进行分解,认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演变过程;孙赫[12]通过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对2005—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域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存在差异,整体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不断减小;杨明洪[13]则通过测算1978—2003年间多层次分解的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七大经济地带之间、地带内部以及总体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罗文斌[14]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5—2007年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匡兵[15]利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在考察期内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现象。总体来看,学术界认为区域经济差距可进行时空分异研究,且不同空间范围下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16]。研究方法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及密度分析法等,其中比较分析法一般是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种角度出发,但目前更倾向于使用具有可比性的相对差距指标,如基尼系数、变差系数、泰尔指数等[17-18]。(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