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大陆钢铁业上游产业环境的转型升级难题

我国大陆钢铁业上游产业环境的转型升级难题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沉积变质型在中国铁矿床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储量的57.8%。综上所述,中国铁矿石资源储量虽然较大,但贫矿比重较大,而富矿受制于技术条件等原因,尚未充分开发,导致了目前中国的钢铁生产还大量需要依赖进口铁矿石。进口铁矿石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

钢铁产业链上游的原料铁矿石是钢铁产业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钢铁生产大国来说,能否拥有充足且低成本的铁矿石供给对于钢铁产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铁矿石的国内外供应环境

中国铁矿资源的总储量较高,处于世界前列水平,已查明铁矿产地分布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660多个县(旗),但又成群、成带产出,显示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但从人均情况来看,人均占有量仅有36吨,仅为世界的70%。尽管总量较大,但贫矿多、富矿少,矿石类型复杂,贫铁矿石储量452.0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7.5%;而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有11.74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5%,而形成一定开采规模、能单独开采的富铁矿就更少了,整体平均品位只有33%,还不到世界上富矿资源国平均品位的一半。沉积变质型在中国铁矿床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储量的57.8%。这种矿床尽管规模大,但含铁量低。其次为接触交代—热液型和岩浆晚期型,分别占总储量的12.7%和11.6%。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属于富铁矿石,经济价值较高,在我国分布广泛。但从1985年起,国内铁矿石资源就已难以满足国内的钢铁生产需求,进口铁矿石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10年我国已有一半左右的铁矿石原料来自进口。然而由于国际上游环节的垄断,面对铁矿石三大巨头(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与必和必拓),中国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寻找替代矿来降低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

由于国内钢铁业产能的迅速增长,推高了国内矿山的投资热情,铁矿石产量增长迅速,如图9.3所示,2003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仅为2.6亿吨,到2011年达到13.3亿吨,年均增长率22.6%,使供应量持续攀升,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的铁矿石产量进一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于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

图9.3 2003年至2011年国内铁矿石的产量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中国冶金矿山协会。

综上所述,中国铁矿石资源储量虽然较大,但贫矿比重较大,而富矿受制于技术条件等原因,尚未充分开发,导致了目前中国的钢铁生产还大量需要依赖进口铁矿石。

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仅为6997.2万吨,到2011年达到68608万吨,增长了近10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进口铁矿石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对国外铁矿石的依赖使中国钢铁业的原材料供应处于被动局面,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铁矿石主要进口国巴西和印度对铁矿石出口加征关税,使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由2009年的62778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61864万吨,下降了2.5%,如图9.4所示。但也正是在这一期间,中国加大了国内矿山开发的力度,铁矿石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内生产得以满足,进口出现下降,但由于2011年粗钢产量的进一步扩大,进口铁矿石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进口量达到68608万吨,同比增长10.9%,今后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仍然较大。

图9.4 2003年至2011年铁矿石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总体来说,2011年我国大陆粗钢产量68326.50万吨,按照66%的平均品位,铁矿石需求量约为10.4亿吨,其中国产矿换算成成品矿约4.38亿吨,进口铁矿石约6.86亿吨,合计11.24亿吨,供需余量约0.84亿吨,意味着上游产业环境相对是比较宽松的,但这种宽松主要表现在国内矿供大于求,而高品质矿的国际供应仍然处于相对紧缺的阶段。这种供需关系进一步可以体现在价格的变动上。

从铁矿石的初步加工产物——铁精粉的国内价格走势来看,近年来铁精粉价格总体处于上涨趋势,2011年平均价格比2010年上涨约18%,使得钢材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利润大部分被铁矿石供应商吸收,而9月份开始的钢材、铁矿石价格暴跌所产生的风险却主要由钢铁企业所承担,这主要是由钢铁企业的原料储备方式所决定的,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储备原料采购的提前期较长,使得价格的下跌直接造成生产企业的原料存货减值。

从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变动来看,上涨幅度更为明显,2010年,进口铁矿石平均CIF价为每吨128.38美元,到2011年,平均CIF价为每吨163.84美元,提高了27.62%。由于国际巨头调整了铁矿石定价机制,进口价格在铁矿石垄断供应商的主导下,由过去的“一年一涨”发展为“一季一涨”,甚至是“一月一涨”。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的结果是直接挤占了国内钢铁企业的收益空间。自2011年9月后,钢材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逐步传导到铁矿石市场,铁矿石价格转而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到2013年已经逐渐降低到110美元/吨左右,为钢铁企业的生产提供了一定讨价还价的空间。

(www.xing528.com)

图9.5 2000年以来中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总体来看,尽管近期国际铁矿石的供应出现短暂的回落,但这种周期性调整仅仅是暂时的,在国际巨头垄断上游供应的局面尚未打破之前,钢铁业的赢利能力难以提升,转型升级的压力仍然较大。

(二)焦炭的供应环境

焦炭是钢铁、机械、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和燃料,而焦炭行业最大的下游客户就是钢铁业,高炉炼铁对焦炭的消耗量十分巨大。钢铁业的冶金焦炭约占全部焦炭消费的85%,每生产1吨钢约消耗0.45吨的焦炭。

2013年,全国焦炭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8.1%。总体而言,焦炭的市场供需环境相对宽松,但焦化行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情况也较为严重。国内的焦炭企业有两类:一类是独立于钢铁企业的焦化企业;另一类是钢铁企业附属焦化企业。总体而言,钢铁企业自产焦炭产量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焦炭企业的竞争呈现不同特点,2011年至2013年,独立焦化企业焦炭出厂含税价整体呈下滑趋势,焦化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恶化,2013年焦化行业主营销售利润率平均仅1.34%,尽管全行业总体上还略有利润,但是每年企业的亏损面基本在40%左右。

表9.10 2001年至2011年我国大陆焦炭产量和表观消费量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焦炭业处于煤炭行业,以及钢铁、机械、化工行业的中间,对于原材料的议价能力较低,在2011年平均价格出现6%的上涨以后,一直处于下行趋势,国内钢铁企业一再下调焦炭采购价格,因而焦炭价格对钢铁企业的成本变化影响不大。从焦炭业的供应趋势来看,由于产能过剩,且焦炭企业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焦炭行业的盈利状况相对较差。

总体而言,受国家宏观经济保持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影响,焦炭需求将保持相对平稳态势。随着国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以及国家为治理“京津冀”污染大气出台对华北“压煤减钢”的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炼焦企业的环保成本,未来的焦炭价格将总体上呈现出稳中走高的趋势。

(三)其他上游行业

(1)煤炭的供应环境

煤炭行业是资源性的行业,占据资源稀缺性的关键地位,中国煤炭产区主要由几家国有巨头所垄断,对于下游行业拥有较强的价格话语权。然而由于国内的煤炭生产供应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稳定器,在外部条件未出现较大变动时其供应会相对稳定,目前的铁路运输条件、港口码头设施能力相对充足,因此上游的煤炭将保持相对稳定的供应格局。

(2)废钢的供应环境

全世界粗钢生产的原料约四成来自废钢铁的回收利用,但在中国钢铁行业以高炉炼钢工艺为主导,原料以铁矿石为主。电炉炼钢虽得到鼓励,但废钢资源有限,占比仍较低。且由于中国处于工业化起步时期,目前的钢材保有量仍然较低,折旧废钢较少。2012年中国消耗废钢8400万吨,废钢比只有11.7%,而2012年欧盟地区废钢比为55%,美国地区为63.1%。相比于欧美国家50%以上的废钢比,中国的废钢单耗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钢铁企业在冶炼过程中以铁水为主要原料,按照生产所需灵活调节废钢使用量,废钢成本的变动对于钢铁企业成本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全球废钢的供应长期来看较为紧缺,很多国家对废钢出口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欧美一直提高废钢使用比例,以本国消耗为主,出口量少。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对废钢需求量大,但消费积蓄量不足。中国的钢铁积蓄量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突破10亿吨用了50年,而突破50亿吨只用了不到10年,按8~30年的社会废钢报废期计算,10年以后废钢才开始大量产生,废钢资源不足瓶颈仍将存在。随着产量的提高,预计在15年内废钢市场达到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