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大陆钢铁行业陷入利润低谷。2009年至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的销售收入利润率由危机前几年的7%左右降低到3%左右。其中,2012年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8.2%,销售收入利润率几乎为零(只有0.04%)。[1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钢铁行业2012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47%。钢铁行业利润率连全国工业平均数的一半还不到。
(一)产业规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对钢材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大陆钢铁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3年我国大陆粗钢产量达到7.79亿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48.5%,自1996年以来稳居世界首位。2013年我国大陆不锈钢产量也达到约18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8.3%。[12]随着钢铁产量的增长,我国大陆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钢铁企业也在逐渐增加。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2013世界钢铁数据》,在2012年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中,河北钢铁集团、宝钢、武钢、沙钢、首钢、鞍钢6家我国大陆钢铁企业分列第3、4、6、7、8、10位。在前40名中,我国大陆钢铁企业有24家,而在2011年这一数据为19家。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8.0%;中小钢铁企业粗钢1.51亿吨,同比增长5.5%,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19.3%,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从增长情况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比重点大中型企业低2.5个百分点。[13]
(二)钢材品种与质量
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我国大陆钢铁产品的用途也随之发生转变。制造业使用的板带材产量不断提高,增幅快于建筑业使用的长材,用钢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并逐渐扭转了原来以建筑业用钢为主的局面。随着我国大陆钢铁企业投入的大量增加,国产钢材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而且不只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船板、钢轨等关键钢材的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其中18大类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95%。(www.xing528.com)
(三)技术装备现代化、国产化
近年来,我国大陆钢铁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实施了较为彻底的技术改造,实现了装备的大型化、紧凑化、自动化、连续化和环保化。中小型冶金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大型冶金装备国产化率也有明显提高,如鞍钢主体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而宝钢在“十一五”以来建设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则达到了92%。
(四)经济技术指标
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矿品位、高炉入炉焦比持续下降,喷煤比、热风温度提高,工序能耗有所下降。2012年全国重点企业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在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质量下滑的情况下,入炉焦比、喷煤比、综合焦比、热风温度和工序能耗等多项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2012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拥有1000 m3以上大型高炉297座,其中3000 m3以上高炉34座,2000 m3~2999 m3高炉75座,1000 m3~1999 m3高炉188座。高炉技术装备水平是高炉获得良好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前提,而高炉技术指标的改进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装备水平的提升。据国内近40家钢铁企业140余座高炉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陆部分大中型高炉各项技术指标与国际水平相当或更优,1000 m3以上高炉技术指标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大陆炼铁产能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