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全球来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将走向何方?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起了涉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包含职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停课不停学”活动,其中,通过中国MOOC、学习强国等在线学习平台,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私营部门领导者齐心协力,为全中国的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在线教育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方案。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尝试,极大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中国“互联网+教育”方案。
在疫情期间,中国大学积极应对,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在线课程平台上线慕课增加了5000门,其他在线课程增加了1.8万门。
高等教育“学习革命”深入推进,本次在线教学实践,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首次探索,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要实验。“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优势凸显,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与学过程,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
专注于商业思维的互联网创新大学混沌学园、专注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集智学园等一些中国高端智能人才创办的在线教育平台,都是在新工业革命时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极具创新特色的全民终身学习案例。
教育应急手段的迅速落实得益于我国制度和组织的优势,同时也由于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教育领域影响程度和范围的把握。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几乎扰乱了国内每一位教育者、家长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它使教育系统瘫痪,给教育机会带来挑战,阻碍学生的学业进步,给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压力。而人文思考和社会情感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悲痛之中找到一种希望,从而为我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我们不能照顾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比如一些身体障碍、学习障碍、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等的群体并没有受益于在线学习。当我们的线下教育处于停滞的时候,虽然教育系统提供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但是,对大多数师生来说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考虑信息化基础设施。硬件、互联网可用性和联通性,以及支持教学的学习材料,从适龄的书籍到纸张、铅笔、胶水和剪刀,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不同,正如同提供和响应这些需求的能力因地区而异。
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确定学生需要什么内容,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它们。对于学生来说,在互联网上访问浏览资料是最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放在一个平台上,还是分散在几个平台上?如果按主题或项目组织,是否更容易获取?最关键的是,对于学习和思考方式不同的学生来说,这些材料是否有适当的区别?是否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学习者的多样性?
还有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是,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抽出时间来参加活动,并能够主动参加网上学习。日常工作被打乱了,我们都面临着日程安排上的障碍和执行职能上的挑战,这削弱了我们自我管理和组织的能力。(www.xing528.com)
在家庭一级,许多家庭继续在人身安全、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应对挑战。家长和其他照料者有不同程度的机会来支持学生,这取决于他们是否被视为“必要”劳动力,或者他们的健康、收入或就业是否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接触流行病的涟漪和对挑战性环境的意识,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在学习者中显现出来。
建立在线学习的结构并不是最终的目标。提供数字教学也面临着挑战:我们的学生能否有意义地参与远程直播教学?我们的学生、老师和监护人员,尤其是那些第一次体验到网络浏览器和技术的人,是否可以浏览网页?
与此同时,在我们所有人的视频直播课上,注意力更加脆弱。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了解到网课疲劳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我们就知道屏幕时间应该有限制。
在这些不同的挑战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远程学习已经引起了所有学生和教师的访问问题,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挑战并存的是我们在困境之下能坚持做的工作。
尽管这些不寻常的情况,使得整个教育系统都能感受到入学的挑战。教育者、学生、家长、课程和技术开发人员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当全社会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时,很多想象不到的挑战也是可以克服的。特别是当如此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筋疲力尽、沮丧,并对教学和学习的前进道路感到困惑时,整个社会给予的包容和理解,以及技术给予的大力支持,都是一股合力——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疫情期间,我们具体是怎样重塑自己的经历,让自己感到更有希望和坚韧,从而解决学生和我们自己面临的教育问题的?
作为第一步,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凝聚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的线上教学。虽然我们确实无法彻底控制这一流行病,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各方的通力合作,对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第二步就是保持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种同情他人的能力,它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也就是说人们为造福他人而采取行动。作为教育者,我们将同理心作为一种工具,来支持为学生及其家庭设计在线学习体验的决策。这个过程开始于采取一种探究的姿态,抱着好奇心,考虑你、你的学生和他们的家人的感受。
疫情期间,对教育各方来说,最感兴趣的永远是这些:将线下教育与学生和家庭联系起来的工具;在线教学与管理信息系统;无障碍和公平的在线教育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等。特殊时期,整个社会对在线教育辅导、数字应用和教育娱乐方面投入了比正常时期更多的资源,教育技术在新冠病毒流行的同时,也比往常更加“流行”了,而这种流行才刚刚开始。虽然国内针对此次疫情采取了最为成功的抗疫行动,但全球疫情眼下似乎掉进了失控的陷阱,这对世界和国内社会的影响充满很多不确定因素,线下教育也很难再一如往常。种种新兴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也将是人们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