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4.0:全球教育框架简介

教育4.0:全球教育框架简介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教育系统需要新框架作为支撑,教育4.0框架应运而生,这一框架要求学习内容的改变,包括为了建设不断增长的包容性经济和社会所需的以技术力和人为中心的技能,以及更密切地反映未来工作的学习经验的转变。教育4.0框架提供了一个愿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学习。(二)教育4.0:一项面向未来的改变学习内容和经验的全球教育框架1.改变学习内容儿童既要成为未来经济的有力贡献者,又要成为未来社会积极负责的公民。

教育4.0:全球教育框架简介

教育系统需要新框架作为支撑,教育4.0框架应运而生,这一框架要求学习内容的改变,包括为了建设不断增长的包容性经济社会所需的以技术力和人为中心的技能,以及更密切地反映未来工作的学习经验的转变。而要实现系统变革,就需要教育部门,甚至是跨部门的更加密切的合作。为了强化这些连接,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同样,教育4.0框架的激活需要各方在一些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共识:定义和评估未来所需的技能、配备;培养可以实现这一教育转变的师资队伍;加强学校和学习系统间的联系。

为此,世界经济论坛塑造未来新经济和新社会平台邀请教育部长、倡导教育的首席执行官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加入,制定和实施教育4.0的全面行动议程。该计划旨在动员主要利益相关方向教育4.0过渡,具体做法是制定新的国家教育政策,将这些内容和经验的转变纳入整个公共教育系统的主流;通过再培训和提高技能培训支持教师落实这一新愿景;参与学校和教育系统之间持续的全球最佳实践交流以及建立评估这些目标进展情况的机制。塑造新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平台,希望在2023年能够改善10亿人的教育和就业机会,而教育4.0计划能够促成该愿景的实现。

在传统就业机会逐步消失、新劳动技能需求日益增强及社会经济分化加剧的时代,中小学教育在培养未来社会劳动力和世界公民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教育应帮助儿童具备相应能力,使其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谐、高效的社会。

为此,世界经济论坛塑造未来新经济和新社会平台发布《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白皮书。它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塑造未来新经济和新社会平台所发起的一项全球协商进程的成果,旨在探求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优质教育模式。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教育4.0计划的第一份报告,该教育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动员利益相关者组成广泛的、具有创造性的联盟,关注这些联盟在改变未来教育行动中的新模式、新标准及新势头,以推动教育系统的改变。该白皮书明确定义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优质学习——教育4.0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经验的八大特征:

(1)世界公民力:不仅包括培养学习者更广阔的世界观可持续发展观,而且强调学习者在全球社群中发挥积极作用。

(2)创新创造力:包括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创造力及系统分析能力等所需的技能。

(3)技术力:内容基于数字技能的发展,包括编程、数字责任和技术运用。

(4)人际交往力:包括强调人际情商的内容,如同理心、合作、协商、领导力及社交意识。

(5)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学习模式由传统的标准化学习,转变为足够灵活的、基于学习者需要的、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己节奏学习的学习模式。

(6)无障碍与全纳学习:学习模式由先前局限于进入学校学习转变为向所有人开放的、全纳性的学习模式。

(7)基于问题与协作学习:学习内容的输出方式由先前的过程导向转变为项目导向和问题导向,这需要同伴合作及更密切反映未来工作的动向。

(8)终身学习与学生驱动型学习:学习模式由传统的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学习的技能,转变为每个人持续提升已有技能并基于个人需要获取新技能。

通过全球众包活动,世界经济论坛遴选出16个教育项目,这些项目的独特性、呈现出的影响力及所处地理位置的多样性,为我们迈向教育4.0提供了示范,对全球教育系统的整体转变给予了启发。

全球化与飞速发展的技术持续改变着城市空间及工作环境时,教育体系却同全球经济与社会需求愈加脱节。在贫富分化加剧、传统就业机会逐步消失的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在培养世界公民和未来社会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商业领域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应当摒弃陈旧的学习模式,把所有的教育体系变革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生的教育模式——“教育4.0”。它将在帮助儿童适应未来工作、恢复社会流动途径、提高生产力及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教育4.0:定义和发展新经济下的优质学习

有充分证据表明,教育是相对社会流动性发生的关键因素。此处的相对社会流动性是指相较于自己的父母,个体在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虽然小学入学人数在过去数十年中有了大规模增长——全球范围内,超过90%的适龄儿童得以就读小学——但是研究表明,入学人数的增加并未尽然转化为相对社会流动性的提高。

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尤其是儿童期的教育质量,对一个人之后的生活和收入有着重要影响。到目前为止,对于教育质量的界定仍存在很大争议,而科技的新发展加剧了上述争议。虽然科技已成为解决全球教育不平等的可能手段,但是科技的使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作,这使得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成为可能。不从根本上重新构建学习内容,任何科技都不能发挥其可能的作用。如果不能就新经济与新社会中的教育规范达成共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创新将非常有限。

因此,为了确定教育创新方向,使教育重新成为促进社会流动和包容的有效途径,应首先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明确界定优质教育的内容。教育4.0框架提供了一个愿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学习。

(二)教育4.0:一项面向未来的改变学习内容和经验的全球教育框架(www.xing528.com)

1.改变学习内容

儿童既要成为未来经济的有力贡献者,又要成为未来社会积极负责的公民。上述愿景的实现,需要儿童具备四项重要能力:一是世界公民力;二是创新创造力;三是技术力;四是人际交往力。能力的提升需要新的学习内容与其相适应。

1)世界公民力

过去几十年,高收入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随着重要的社会发展驱动力——市场集中、机会不均衡、全球化和技术性变革——似乎超出了公民个体的控制,这些趋势很可能带来普遍的不公平感,并加剧社会两极分化。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毫无底线地不断挑战地球环境的安全界限,进一步威胁到社会发展和公平。儿童必须具备相应能力,以驾驭新环境,保持社会凝聚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积极改变的实践者。

2)创新创造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创新性、灵活性和适应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力。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能够迅速产生并采用新思想、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国家更具竞争优势。然而,一个经济体能否形成有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力资本。为了对未来经济做出有效的贡献,儿童必须发展必要的能力,以产生新的想法,并践行这些想法形成可行和可被采用的解决方案、产品和系统。

3)技术力

随着技术应用继续影响经济增长,技术设计和编程将在今后几年有着巨大的需求量。尽管富有技能的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和采纳的关键因素,今天许多经济体远未达到数字技能需求的基准线。为了充分发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企业和经济体必须培养未来劳动力的技术力。

4)人际交往力

随着技术可以将日常工作自动化,以人为中心的技能在工作场所具有比机器更明显的优势。事实上,雇主们认为,领导力、社会影响力和情商是未来需求量很大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这些技能有助于儿童建立与他人的健康关系,并能够站在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补充和增强未来的其他技能。

2.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

今天的儿童生活在一个由科技带来的充满选择和个性化体验的世界中。他们可以按需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和节目,好友间只是一条消息的距离,他们可以定制个性化的移动设备,选择自己认为最有用的应用程序,并按照对他们来说使用最高效的顺序进行排列。虽然关于儿童使用技术这一伦理问题争论颇多,但毫无疑问,个性化和自主化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正迅速成为一种期望和现实。

3.无障碍与全纳学习

近几十年来,尽管公共教育大规模增长,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儿童不能获得学习机会。事实上,当今世界依然有2.58亿中小学适龄儿童失学,一些人源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冲突和匮乏的基础设施。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在公立教育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私立教育提供了另外的选择,同时也对高质量教育带来了新的财务压力。由于教育依旧是社会流动性和社会福利的关键驱动力,学习系统必须向无障碍的系统转变,从而实现全纳性,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如果这种转变实现不了,当前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此外,提高教育可及性是构建未来多样化人才库的路径。在日益由创新驱动的经济体中,多样化人才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和创新。

4.基于问题与协作学习

在传统的标准化学习模式中,教师通过演示得出一个答案的过程和公式,向学生传授直接的知识。学生记住这些公式,并模仿这些过程来解决其他类似问题。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当今的创新驱动型经济依赖于创造全新的理念、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而这方面没有流程或公式。创造和创新是无法模仿的。这要求每个人都要尝试找到解决方案,然后基于他们处理现有挑战的解决方法,更新解决方案。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案和设计来解决同一个问题。此类创新很少会通过个体的、孤立的思考来实现,而是需要儿童协作构建实体的、数字化的或两者混合的解决方案。

5.终身学习与学生驱动型学习

根据一项研究预计,到2022年,每个人平均将额外多花101天的时间学习,来跟上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的步伐。传统教育系统的设计是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学习时间,现在必须出现一种新的系统,使人们可以终身学习以应对未来传统就业机会减少的挑战。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必须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向他们灌输对学习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