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构知识教育:从公共到共同利益的人文重塑

重构知识教育:从公共到共同利益的人文重塑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能被新时代所理解与接受的“共同利益”,必定与“人文性”有关,其底蕴是知识与教育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观。公共性走向“共同利益”成为全球共同的价值选择,我国作为教育大国,这些年也在努力将知识与教育进行重塑,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凸显其人文价值,以实现公共性向“共同利益”的转变。它同样在打破政治上的国家范畴,一步步成为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念,即“共同利益”。

重构知识教育:从公共到共同利益的人文重塑

教育具有公共性,属于公益事业”,这是以往人们对于教育的普遍认识。但这一认识在新时代是否适合,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对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的公共性提出了质疑,主张应“重新思考指导教育治理的规范性原则,特别是受教育权利和以教育为公益的概念”[25]

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公共性特征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教育内容的确定性的“知识”概念与内涵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知识”正在被重新定义;“互联网+教育”正突破学校围墙,使得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代名词,教育的所有制关系正在面临挑战;人们对终身学习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呼唤终身教育,而公共性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与此同时,人们对“共同利益”的理解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石中英教授2017年在一次演讲中曾说,“共同利益”概念反映了当代社群主义的自我理论、政治主张和价值取向。它既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也反对狭隘的国家主义,强调人类的共同人性、相互依存、社会团结与信任的重要性,并因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有共通之处。一种能被新时代所理解与接受的“共同利益”,必定与“人文性”有关,其底蕴是知识与教育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观。人文主义的发展观的伦理原则反对暴力、不宽容、歧视和排斥。在教育与学习方面,这就意味着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

正如《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所讲的那样:“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宗旨: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

公共性走向“共同利益”成为全球共同的价值选择,我国作为教育大国,这些年也在努力将知识与教育进行重塑,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凸显其人文价值,以实现公共性向“共同利益”的转变。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和矛盾的世界中,原来那种割裂的、固化的知识体系不能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知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跨学科知识被人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外,知识在当前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它本身的“人文性”越来越突出。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将知识定义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很明显,人们已经将“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态度”等要素都纳入知识范畴。此外,知识也不再是孤零零存在于人类现实世界之外的“客体”,被认识被发现,实际上知识正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密不可分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知识正在超越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洗礼,不再孤单,不再支离破碎。它同样在打破政治上的国家范畴,一步步成为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念,即“共同利益”。(www.xing528.com)

工业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由工业文明带来的不平等、压迫、剥削、暴力、侵略、贫穷等恶果,无不在新时代让人们警醒。人们意识到,再也不能将知识仅仅作为生产力的工具,而要讲知识熔炼成人类集体的智慧。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个人福利的工具,在新时代,我们要在教育中更加关注生命和人格尊严,保障多元文化,增强教育的包容性。在以人文主义为主要途径去重塑教育时,必须探索除了主流知识模式外的更加广阔的、未知的知识海洋,而绝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将教育和知识寓于狭小的生存空间。

为此,基于人文主义的知识观和教育观,为落实这样一套人类共同的伦理和价值原则,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

首先,重新审视当下基于国情做出的教育改革措施,用更加宏大的视角去解读时代变革,做出更合理的安排。我们知道,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强调社会和经济的公平正义环境责任的原则,这些都是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对于以往教育内容里不合时宜的细枝末节一定不能放过,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程式概念及偏见,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向另一种极端,真正做到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此同时,人文主义强调更加多元立体的教育方法,让学习成为人们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为个人应对各种复杂变化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撑,也能让个人将自身的利益融入国家、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其次,持续关注教育的不平衡态势,保证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教育发展过程中时常伴有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再加上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别、语言、种族、身体及地区等都会让人们在接受教育的程度上产生很大的差异。在人文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从思想上超越这种功利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除了在教育内容中增加社会平等、社会均衡及社会流动的相关事实素材,在教育的评价机制上做出更加公平的决策外,我们还要将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到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领域、各个方面。

再次,借助“互联网+教育”,构建更加灵活和开放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体系。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终身教育一直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一种接续,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口号。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此,越来越多的人结合时代背景,对终身教育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终身教育独立性的主张。徐莉教授认为,终身教育已经从原来的形式阶段走向实质性阶段。不论是研究者们从理论上给终身教育“正名”,还是在诸多教育实践中的更多创新举措,这一切的背后都体现的是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群众的心声。而“互联网+教育”为构建覆盖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2020年一开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举国居家抗击疫情中,学校不得已推迟开学。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每个家庭都利用手机电脑电视,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享受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借用超星中国大学MOOC、钉钉等多种在线课堂的形式,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这让我国每个家庭都感受到了一种“互联网+”带来的教育福利。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去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

最后,人机协同走进人工智能新时代。如果说“互联网+教育”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教育的便利,也为教育的平衡贡献了一份力量,那么人工智能让人们产生了更多人之所以为人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规模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工业革命诞生初期,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大规模的劳动生产力。如今,人们的很多劳动形式,都逐渐被一种叫作“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所取代,人工智能在解放人们的双手的同时也在解放人们的大脑。原有的学校教育系统显然需要做出调整,教师要回归“育人”本质,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家长的教育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人工智能在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文关怀及其所产生的专属于人类的独有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