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其背后的内涵在于整体性、和谐性和内生性。天人相合不仅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用天人相合思考人与自然的问题,也对我们思考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知识的内涵。
(一)重视知识的整体化
天人相合提倡世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要求我们用整体性视角看世界。天人相合是我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要的思想。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道”是天地万物的基础和根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以“道”为核心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的教育强调六艺的学习,尽管自然科学的学习较弱,但是通过“礼、乐、射、御、书、数”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西方与中国知识观不同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张从小教给孩子读、写、算、骑、射等知识和技能,长大后还要学习几何、天文学、哲学等。西方古代教育知识非常广博,并且将哲学作为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其他学科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尽管后来工业革命将整体的知识割裂,形成了不同的学科体系,但是我们不妨从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和谐关系中的知识观反思如今进入新阶段的知识观,应该形成整体视角下的知识观。
(二)重视知识的和谐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天人相合思想的核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我们要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建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意味着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这些新观念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文明的核心内容。[6]
绿色文明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核心。绿色文明观把人与环境看作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为发展目标,以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为发展途径。[7]绿色文明的出现意味着人与环境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也是和谐、共享的。生态环境大家共享,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向着积极方向发展,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呈现共享态势。
绿色文明的出现意味着人与环境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也是和谐、共享的。生态环境大家共享,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向着积极方向发展,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呈现共享态势。
建立在共享基础之上的共享文明,就是当今人类共同创造、共同认同、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及人本身所有关系的核心价值总和。共享文明建立在尊重和多样性的基础之上,是人类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共同遵循和适应全球化生产生活需要的国际秩序、制度设计、文化教育、生活习性等新文明的集合。
(三)重视知识的人性化(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所学的知识以道德伦理为主。教育和知识都服从于道德的需要。同样,西方古代教育内容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西方古代教育内容强调道德与知识等同,将道德看得比知识更为重要。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道德就是人性之善的产物。天人相合即强调人与外界关系的和谐,也强调个体自身内在真善美的统一,先达到人自身的和谐,才能培养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和谐,才能达到自然乃至宇宙万物的和谐。
天人相合启发我们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追求人性真善美的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当前西方科学主义思想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是片面的、单一的,忽视了对人内在的培养。我们所提倡的知识不应该仅限于学科知识,更应该将目光放在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培养上,比如道德和伦理,比起经济更应该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四)重视可持续性知识
人与自然发展到再和谐阶段,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教育也迈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阶段,知识的含义也随之发生改变。
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目标是片面追求物质生活,企业家为了利润、利益而不择手段,造成资源浪费、生态恶化、空气污染,全球共同面临着能源短缺、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粮食与食品安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呼吁改变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绿色文明。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以这样的话作为开始: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核心。他们有权获得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而丰富的生活。可持续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在当地及全球层面采取负责任的行为,争取实现人人共享的更美好的未来,让社会正义和环境管理指导社会经济发展。[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理念中的关键内容。从《达喀尔行动纲领》到《教育2030行动纲领》,国际社会连续推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推动有助于全球公平、优质发展的全民教育。
2015年11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第38次教科文组织大会正式采纳“教育2030行动框架”,并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正式纳入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这也是2030年全球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未来15年的全球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发展带给人类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的转变,不再单纯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而是追求有机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享有平等的尊严,教育便成为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如果人们无法获得优质教育,就无法打破贫穷循环,教育有助于减少不平等;教育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宽容关系也非常重要,能够让人过上健康的、有尊严的生活,并为社会和平做贡献。
在国际教育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呼吁新的教育形式来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新的教育观应包括,培养学生学会批判思维、独立判断和开展辩论。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提高由个人和社区决定的、具有经济和社会针对性的办学质量。这意味着超越识字和算术,以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生活;教育必须重视文化素养,立足于尊重和尊严平等,有助于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结为一体。
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我们重新解读知识。1996年《德洛尔报告》提出的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是学习的四大支柱。该报告指出,正规教育往往强调某种类型的知识,而损害了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其他知识。报告申明,所有的有组织学习都应给予四大支柱同等的重视:学会认知——学习广泛的一般性知识,并有机会就少数科目开展深入研究;学会做事——不仅要掌握职业技能,还要具备处理各种情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会做人——培养个性,能够在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学会共存——加深对于他人的理解,认识相互依存的道理。[9]
《德洛尔报告》所提出的四大支柱,一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四大支柱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由于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关注,对于支柱本身可能也需要做出新的解释。例如,“学会共存”必须超越人际交往的社会和文化层面,涵盖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四大支柱中特别是“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存”这两大支柱,最能反映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伦理原则和价值观,对于保护这些支柱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