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终身教育思想就一并存在了。在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原始样式是与生活和人的生命相统一的,即教育是处在原初的终身教育状态。而且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一直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教育形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此时的教育并无阶级性,人人都可以传播和教授生存技能,教育具有公平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两方面的教育:一是满足生活实践需要的必要的训练,包括生产劳动的教育、体育和军事训练的教育。二是关于各种精心设计的步骤或形式的训练,即道德与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原始宗教教育等。教育与生产活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随着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形成,在出现脑力与体力生产的社会分工后,教育也逐渐走向专业化和专门化。教育不再是单纯地在长幼间、师徒间分享一些生活经验,而是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学校。以提高青少年的知识水平和培养人才为职责的学校教育在此时萌芽,教育也呈现出与人的生产生活相分离的情形,教育开始具备独立的社会职能。此时的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夏、商、周“学在官府”,限定只收王子、诸侯之子、公卿大夫及元士之嫡子入学,乡学也只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六艺”以培养成为国家大大小小的官吏。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的学校专为贵族阶级而设。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只吸收王子、王孙和贵族子弟入学。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和生活中,通过长者或师傅的言传身教,接受自然形态的教育,成长为适合奴隶社会需要的劳动力。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助长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
正所谓,最初“人类的生活是一个统一体——人们的劳动和宗教信仰是协调一致的,直到最近,‘文化’和教育才从那个统一体中分离出来”。后来,发展到工业社会,学校教育被愈来愈高度体系化,从而形成沿用至今的教育系统。可以说今天的学校教育体系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而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和不断走向体系化,教育从人类生活统一体中分离出来的程度愈来愈大。显然,这种分离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一个阶段,不能将其理解为教育的全部。它只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就整个教育而言,它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把学校教育当成教育的全部,是对教育的窄化和误读。再之后,成人教育出现。
历史上,专为青少年设立的学校教育,在西方工业文明时期发展到高峰的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和发展了成人教育。正是在当时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成人教育从传统的教育形态中衍生出来,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登上18世纪欧洲的历史舞台。显然,成人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
最后,教育开始向最初状态回归。教育从社会母体中的分离,意味着更高一级的再回归——教育终归还是要回归至其本来的样式,回到人类生活的统一体中——这是教育的根本性回归与质变。从青少年教育的分化,学校教育的确立,再到成人教育的衍生,成人教育系统的确立和发展,每一次分化,都是朝向更高级别的整合回归。成人教育的出现,可被看作是教育的第二次分化,标志着学校教育一统天下的结束,整个教育从社会母体中分离的完成,现代终身教育应运而生。
如果说,人类教育发展史上,以往教育的这种根本性回归还从未发生过,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现代成人教育的诞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现在正在发生,而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结果,无疑会产生一个学习型社会。
(二)人类教育从初始状态演变至今的规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许多历史资料充分说明,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劳动技能教育活动一般都是从成年人中首先开始的。在早期出版的教育专著《色诺芬百科全书》中就论述了生活在现今伊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对成年人实施教育培训活动的。这也符合生活逻辑,成人为了生产生活需要,自发或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必需,而且培训青年人、教育子女也是成人生活中的必需部分。教育活动首先开始于成人教育的历史事实表明,新一代教育起始于成人教育具有合理性。
原初与生命生活融为一体的教育的第一次分化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基于古代的教育模式,按照贵族社会的需求量身定制,并按照工业化社会的需求进行改良。如今,这种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二次分化是工业社会使学校教育系统发展到顶峰,并孕育和催生了成人教育形式,从社会中分离出来。工业化时代催生出的成人教育,如同新生命体,与大中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二战后基本形成体系。其中明显的趋势是,相互开放、相互衔接。到工业社会后期,现代成人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并存,孕育和催生了代表未来方向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从原始的合到更高层次的合,实现一个教育终身化的完整生命周期。终身教育是新一代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改装,更不是学校教育、成人教育、校外其他教育的简单相加。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应该从学校化走向学习化。终身教育需要考虑教育阶段,但非学校阶段。
(三)未来新型教育的趋势
从教育的时空维度进一步拓展,从时间维度来看,在未来社会,教育与学习将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专利,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终身需求,是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终身学习将使未来教育发生根本变革。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合技术为背景,未来社会将朝着智能化(人类-机器)、虚拟化(现实-虚拟)、超链接(人类-人类)等方向发展。未来社会发展必然会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引起教育目标的变化,教育也将重视核心素养与综合技能的提升。未来社会的学习者将更倾向于使用新技术来处理信息、开展社交与学习活动。促进个性化学习是未来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随着学生的培养更加个性化,学校的组织模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基本动向就是弹性学制的采用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活动安排,组织层级也将相应减少,课程也将更加多样化。教育课程将从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积累走向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跨学科和综合化的内容及前沿信息将成为未来教育课程的主流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课程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人与电脑间的学习沟通方式,能够把个体的智能联系起来,形成人类共有大脑,彻底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新型教育将更加倡导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将学习范围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个层面,在学习方式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量身打造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未来教育评价的标准将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的评价将会从分数评价过渡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过程评价,从考试评价转向成果展示。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同一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用与之相应的标准来评判。
未来社会许多职业将被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取代,许多新职业将产生。根据相关研究,在未来,我国71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700种职业47%的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同时也将出现许多新职业。面对未知的改变,终身教育领域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终身学习是一种适合新时代的学习理念。随着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对人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日新月异,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社会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以满足职业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将带来终身学习的普及,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现实条件,人工智能能够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有力助手,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呈现出双向互动新趋势,也在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升级。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www.xing528.com)
【注释】
[1]安东尼·塞尔登.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EB/OL].[2021-07-08].http://www.sohu.com/a/340085642_740319.
[2]安东尼·塞尔登.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EB/OL].[2021-07-08].http://www.sohu.com/a/340085642_740319.
[3]周洪宇,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4]徐莉,宋俊骥.教育必须实现全方位的转变——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J].教育科学研究,2013(6):20-24.
[5]张力玮,刘来兵.新一轮工业革命下的教育变革——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J].世界教育信息,2016(3):12-17.
[6]徐莉.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内涵的教育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21-24.
[7]陈理宣.论知识的整体性及其教育策略——基于实践教育哲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26-31.
[8]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访谈:关于在教育领域中公平、包容、透明地应用人工智能的5个问题[EB/OL].[2019-05-17].https://zh.unesco.org/news/fang-tan-guan-yu-zai-jiao-yu-ling-yu-zhong-gong-ping-bao-rong-tou-ming-di-yingyong-ren-gong.
[9]梁迎丽,刘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8(3):24-30.
[10]周洪宇,鲍成中.论第三次教育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7(3):27.
[1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2]钱力,谢靖,常志军,等.基于科技大数据的智能知识服务体系研究设计[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1):4-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