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岛清深入分析了战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将在国内生产已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为了保持生产规模,到比日本更具有优势的国家生产,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

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20—2010)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小岛清深入分析了战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也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在小岛清看来,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顺贸易型”和“逆贸易型”两种。顺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国把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对被投资国来说是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这可以使被投资国因缺少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等而没有显现出来的潜在比较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带来贸易的扩大和经济福利的增强。与此相反,逆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国把比较优势的产业投向在被投资国看来是比较劣势的产业,从而将导致贸易的缩小和经济福利的损失。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符合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相对应的原则,直接投资的结果是扩大了双方比较成本的差距,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直接投资扩大了对外贸易。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创造型,不仅没有取代日本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开辟了新市场,并带动了与此产品相关联的同系列产品的出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将在国内生产已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为了保持生产规模,到比日本更具有优势的国家生产,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违反了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相对应原则,美国从本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直接投资,结果是使双方的比较成本差异缩小,不利于贸易的扩大,与贸易是替代关系。逆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本质是以外国生产替代本国出口,这种逆贸易型的对外投资会使美国可供出口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减少,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

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1)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

(2)主张在按照比较优势转移的过程中,应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转移。

(3)同时应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国中小企业作为这种转移的担当者,理由是技术差距越小,对投资国来说就越容易转移,对东道国来说就越容易吸收进来。

(4)直接投资伴随着技术、设备、管理方法等转移,导致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管理差距趋于缩小,这意味着东道国利用外资的条件得到改善,吸收技术的能力有所提高。

(5)直接投资使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利润增大。

(6)在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如零配件的加工和组装,因发达国家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劣势,故这些环节应该向国外转移。(www.xing528.com)

(7)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应当出口,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产品应当进口

(8)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讲,小岛清认为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部门应该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那些早已陷入劣势的部门更应该走在对外投资的前列。

(9)可见贸易与投资的运动决策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但方向正好相反。

(10)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对外转移时,是按照比较劣势的顺序依次进行的。

以日本为例,日本第一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日本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变,纺织业日渐衰落并开始向国外转移,以便确立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工、汽车机械等产业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对象的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流向具有更低成本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NIEs),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进口替代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开始转向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低廉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缺乏的是资本和技术。日本对其直接投资正好带来了资本和相应的技术。因此,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日本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加速了日本将部分耗能多、原料需求量大的钢铁、造船和石油化学的生产也转移出去,其目的是确立技术密集型的电动机械、汽车、半导体等产业的主导地位。这一过程正好又与当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重化工业的战略相吻合,从而促进了新兴工业化国家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一方面积极承接日本的转移产业,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以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产业的梯次转移结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缓解对外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的压力,日本的汽车及零部件、电气电子行业再次扩大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直接投资,从而较快地提高了新兴工业化国家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对亚洲的直接投资一直沿着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国家及中国沿海地区→越南为序的产业调整递进的构想,以垂直梯度展开,即“雁行模式”,将日本已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投资和技术转移至亚洲诸国。在这种产业转移中,日本被看作是处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核心地位,通过资金技术的供应、市场吸收和传统产业的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是直接投资中的承接者,它们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市场来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ASEAN,也包括中国沿海地区。

运用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实现先进国家(投资国)与后进国(被投资国)之间的动态产业转移。一方面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先进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随着投资的扩大,先进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这种边际产业对于后进国来说是具有潜在优势的幼稚产业,引进以后能够促进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有这种投资国与被投资国在产业转移上的相互衔接与互补,才能确保在两国之间形成最佳的资源配置,并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