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896—1974)在1932年提出来的,主要用于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国内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同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图3-7)。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
图3-7 雁行模式理论
在一国范围内,“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行变化格局。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
在引进阶段,随着国外商品进入国内市场,该商品的国内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开始进行技术引进和模仿并实施国产化试验。由于进口商品在质量和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因而该商品的国内市场被进口商品所垄断。
在进口替代阶段,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该类商品利用引进技术及设备生产的国产货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并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而实现国内替代生产,于是进口商品逐步被国产商品所代替。
以后随着商品的国内需求增长速度的趋缓,使国产商品生产的继续扩大必须由出口的增加来维持,就进入了出口成长阶段。(www.xing528.com)
在成熟阶段中,国内需求下降,出口由慢速增长逐渐转化为负增长,这又导致国内生产出现同样结果,出口的慢速增长和负增长,是其他更后进国家“追赶”战略的结果。
随着这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更后进国家的廉价进口商品将逐渐占领国内市场,从而导致国产商品生产的加速缩小,这就形成了最后的逆进口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日本各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工业化初期,主要出口丝绸、棉纱、棉布等消费品,换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美)的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以此装备本国的纺织工业。相对而言,纺织工业的差距较小,属于相对比较优势。于是,日本将纺织工业作为恢复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到1946年,日本纺织工业已发展成为整个制造业的中心,其比重占制造业生产的23.9%。1950年纤维及其产品等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占全部出口的48.2%。轻纺产品的大量出口为重化工业、引进技术、更新设备以及购买原材料提供了大量的外汇。
日本通过对进口纺织机械进行替代性生产,带动了日本机械工业的发展。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依次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的发展。从1955年开始,日本逐步进入了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开始将机械、石油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成纤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或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利用恢复时期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获得的外汇和资金,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实施赶超发展。
日本战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在追赶中进行的,追赶过程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通过加工贸易和提高原有产业的附加值率来强化资本积累,再用积累起来的资本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新产业的建立反过来又以更高效率的设备改造原有产业,或为原有产业提供更廉价的原材料,从而使原有产业在新的技术基础上继续存在或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日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集中表现在主导产业的更迭上。战后初期是矿业,20世纪50年代是纺织和造船业,60年代是钢铁、造船和家电等,70年代是汽车和电器机械,80年代是汽车、办公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曾在日本经济中发挥作用的主导产业都已成熟,必须培养新的主导产业使其产业结构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