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中国家间与产业间的贸易,随着贸易理论的发展,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不同国家间产业内的贸易。但这些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微观企业数据中的异质性特征,也无法解释为何一部分企业能够进行出口贸易,而另一部分企业只能服务于国内市场。
梅利茨(Melitz,2003)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从企业微观上存在的异质性视角来看待企业的国际贸易,创新性地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被波得温(Baldwin)称为新—新贸易理论。
(一)企业异质性的界定
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层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
(二)理论核心内容
该理论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微观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影响着总产出。因为企业的性质所致,企业只有提升生产效率才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www.xing528.com)
理论的核心内容:①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效率的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当一国开放贸易之后,由于竞争加剧,效率最低的企业会被迫从市场上退出,效率稍高的企业会继续在国内市场销售,效率最高的企业则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通过出口扩大其市场,即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表现优异。简言之,规模大、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占有更高,那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长期发展下去,那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会逐渐被排挤出国际贸易市场。②正因为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效率的企业产生的上述不同影响,促使了社会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向效率高的企业转移,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理论评价及发展方向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相关实证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相关实证研究,从宏观(国家)与中观(产业)领域推进到微观(企业)领域,并着重研究了“企业异质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它使人们了解到国际贸易如何通过促进生产资源在企业内、企业间重新配置,进而促进企业、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推动社会福利的增长,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贸易自由化的正面作用的认识,从而对各国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最近1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方向:①与企业产品质量相结合。融入了产品质量的模型被称为“质量扩展型异质性企业模型”,主要是用于解释经典“异质性企业模型”所不能解释的一些贸易现象,包括出口价格与出口距离的关系、出口价格与出口企业效率的关系、出口状态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等。②与企业产品多样化相结合。主要是基于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普遍存在的现实,研究与此相关的企业贸易的产品范围、产品组合与转换、产品广度与深度、贸易自由化对它们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③与企业内贸易相结合。主要是基于关联企业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其存在与规模的决定因素,以及在定价与其他方面的特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