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鲁冠球出生在杭州萧山宁围镇。这里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潮起潮落的钱塘江,留给它的是灾难和困苦。由于家庭困难,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为了谋求生活,去县城里当铁匠学徒。后来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困难,他被精简回家。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自行创业。
他先后修过自行车,办过粮食加工厂,打过铁„„但在极“左”的年代,个人创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鲁冠球东躲西藏,所办作坊七易其址。直到1969年,宁围公社要办一家农机修配厂,鲁冠球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家当和技术,投奔公社名下,办起了“宁围农机修配厂”。
鲁冠球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了这个工厂的命运上。其间除了管理农机修配厂,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鲁冠球都做了尝试。之后10年间,靠作坊式生产出的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春,鲁冠球的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调整企业战略,集中力量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当年秋天,他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在那个年代搞企业,资源极度匮乏。原材料也非常难找,尤其是社队企业,其经营不列入国家计划,没有计划配给,“无米下锅”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生产,有些钢材是到走街串巷收废品的货郎担家里去买;有的是到废品收购站购买几百斤废钢,人们叫“废铁堆里选宝贝”。煤到杭州货车站附近去“挑二煤”。
除了经营环境困难,乡镇企业的身份也受当时人们的歧视。在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即使产品质量并不比国营企业的差,却因为是乡镇企业的身份,被拒绝入场。(www.xing528.com)
虽然创业环境极其艰苦,但是鲁冠球从来没有气馁。他认为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只有自己努力去适应和改变,致力于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人生目标。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列入了农村改革范畴。乡镇企业同样也可以承包经营。鲁冠球意识到机会来了,为了取得企业经营自主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用自家的龙柏苗木折价2万元作抵押,签订3年承包合同。自此,“万向”成了国内率先实行个人风险承包责任制的乡镇企业。
改革给万向带来了自主经营权,调动了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在政府支持和自身不断努力下,1989年,“万向”成为“全国十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中唯一的乡镇企业;1990年,成为省级计划单列集团,国内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1994年,“万向钱潮”股票在深圳上市交易,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万向跨出国门,先后实现了产品、人员、企业“走出去”!
今天的万向集团,牢固立足汽车零部件产业,拓展三农、海外、新能源、金融、置业等十大领域。鲁冠球带领万向集团至今已保持41年、164个季度的持续性增长,成为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