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止等靠要:过度扶贫,导致过度依赖

防止等靠要:过度扶贫,导致过度依赖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延安市的苹果产量跻身陕西省前茅。扶贫力度大了,“等靠要”的苗头也出现了。政府恰当介入,农民干劲儿才足魏安定是延安市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党委副书记,这位拥有9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党员认为,政府大包大揽反而有可能降低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创新帮扶方式方法,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要提高贫困群众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

★脱贫故事

过度扶贫,导致过度依赖

2014年左右,在陕北革命老区出现了一些扶贫“怪象”: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老区的脱贫、发展基础逐渐好转。可是,一些基层干部与群众表示,政策好了,政府包揽也多了,但部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却降低了。

过度扶持,反而滋养了依赖心理

陕西省延安市为了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在域内推广棚栽苹果。延安市的苹果产量跻身陕西省前茅。

棚栽苹果的成功,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政府会以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方式,将修好的大棚租给农民用。在经营初期,政府还会对购买如草帘类的辅导性生产资料进行补贴。很多地方的果树栽种,也由政府前期投入。

扶贫力度大了,“等靠要”的苗头也出现了。

胡某是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胡新庄社区的一位农民,目前他经营着十多个大棚,一年有十几万元收入。

在最初投入生产时,政府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大棚、肥料与菜苗,更提供了技术服务。但后来已经脱贫的胡某反而产生了依赖心理:“我棚里这些草帘该换了,希望明年政府给免费换换。”

为什么自家的棚子换帘要国家掏钱?胡某说,这都是因为政府投钱建棚还给补贴,农民就更想“只开车、不加油”了。

像胡某一样存在严重依赖心理的农民并不少,除了产业发展以外,一些人连生活都依然由政府“包圆”,总指望着政府补贴与救济过日子。

有些地方发展了种植业,但农民甚至连种的动力都没有。因为苹果树难以短时间看到效益,一些农民宁愿外出打零工挣钱。迫于上头考核的压力,扶贫干部只能亲自上阵帮忙管护、打药。久而久之,一些农户就认为,即使他们不下地,也有干部代劳。

政府恰当介入,农民干劲儿才足(www.xing528.com)

魏安定是延安市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党委副书记,这位拥有9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党员认为,政府大包大揽反而有可能降低群众的积极性。

在他看来,地方种植、养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小农小户,基本靠政策扶持,一旦没了扶持便发展不下去;一种是种植大户,政府投入占比不大,反而主动性更强,大棚反而运转良好。

延安市政府经调研发现,政府管得太宽,没有管到“点子”上,反而会降低农民种植、养殖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更新了帮扶举措,大力引导农民主动参与,不断激发农民主动性与创新性。

比如,为了彻底帮助农民改正“等靠要”思想,延安市的吴起县便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同时开展了移风易俗、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教育活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确保稳步脱贫。

在吴起县吴仓堡镇周官村,村党支部为了调动起贫困户的积极性,开展了“脱贫之星”评比活动:那些能够在脱贫行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脱贫成效显著的贫困户,不仅可以获得村里的物质奖励,更会被公开在村民大会上授予“脱贫之星”的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评比,大大调动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与动力。

为带动域内贫困户的干劲,转变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大包大揽的局面,延长县委、县政府积极出招,实施了“以奖代补”的鼓励性政策,引导以合作社为主的社会力量加入精准扶贫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养殖与种植领域内,“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是双赢的合作方式,比如,土鸡养殖方面,农户只需要生产,不需要担心销售问题,规避了风险,合作社与广大农户通过合作,则降低了投入成本,只需要专心于技术指导与销售业务即可。

如今,延长县合作社的土鸡养殖,不仅每年都可领到政府给予的奖励金,同时因为质量好,土鸡蛋在市场上的销路也越来越好,贫困户们早就尝到了养鸡的甜头,干劲十足,而且对发展养殖业也越来越有信心。

评比“脱贫之星”、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升了农户参与扶贫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贫困户得以提升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彻底告别“等靠要”。

(案例来源:《半月谈》)

★脱贫启示

“盼扶持”“让国家修”,背后都是“等靠要”思想在作怪。脱贫致富不仅是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都要重视从思想上拔出穷根,引导群众树立艰苦朴素、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彻底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创新帮扶方式方法,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唯有如此,方能让扶贫扶到点子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