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脱贫根基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脱贫根基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设施不仅是基本民生保障,更是发展产业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网改造升级,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内容,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性工程。罕库勒村是麦盖提县全面改善公共设施的一个缩影。未来,在补短板、强化基础建设方面,新疆还将认真对照“三保障”要求,特别是

夯实基础设施,筑牢脱贫根基

基础设施不仅是基本民生保障,更是发展产业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打好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要先行。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家花大力气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础设施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在为贫困地区带去人气、财富的同时,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与乡村整体面貌,为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硬件支撑,让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迸发和涌流。

★脱贫故事

新疆:狠抓基础建设,提升脱贫攻坚支撑力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水利交通电力、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优先位置,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破解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升级电网,为农牧民脱贫添动力

“现在机井通了电,再也不用担心农田浇水的问题,田间管理轻松了许多,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春天,塔城地区额敏县二道桥乡库尔特村村民朱松山放宽了心:再也不用担心农田灌水的问题了。

之前,库尔特村村民们灌溉农田时,用的都是柴油机发电机井,浇地时,必须要有人看守发电机,维护起来不方便不说,每百亩地一年的灌溉费用就超过了2万元。如今,机井改了电井,只需要手指轻轻一按,就能轻松浇地,而且每百亩地一年只需要六七千元——“井井通电”工程,成为当地老百姓眼中的“福气工程”。

农网改造升级,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内容,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性工程。“井井通电”工程作为机井通电农网改造升级项目之一,由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在2016年6月主持实施。

作为农村电网改造的重点,“井井通电”配网建设计划投资4623.47万元,主要解决机井通电末端电压低的问题,提升农网设备装备水平以及供电电能质量。牛松山所在的额敏县便因此而受益,实现了16眼柴油机发电机井的改造。截至2018年3月,额敏县已完成12个村村通动力电改造工程,而“井井通电”工程更是为额敏县80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电提供了坚实保障,使农牧民发展生产拥有了充足的电力支撑。

在新疆,像额敏县一样因电网升级而受益的地区还有很多。新疆自2016年全面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两年攻坚战”以来,累计投资19.26亿元,对域内748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惠及人口多达100万户

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自治区内的电网,新疆还全面开展实施了农产品初加工等致富项目的配套供电工程建设:自2014年以来,截至2018年3月共为5065座烘干房、1122座冷藏库提供了可靠电力,帮助数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收入。

如今,新疆的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依然在持续推进。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表示,将重点提高贫困地区、守边护边地区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与供电可靠性,为农牧民脱贫增收致富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畅通路网,让康庄大道通各地

早上,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镇拖格喀里村,村民巴亚森·赛迪正在仔细地清扫家门口的路面:“党和政府为我们修路,我们就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好好爱护它!”亲眼看到往日家门口坑洼不平的土路,如今变成了平整坦荡的柏油路,巴亚森心里高兴不已。

“要想富先修路”虽然是一句俗语,但是却蕴藏着致富的秘诀:想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公路是先导,更是基础支撑。正如巴亚森所说的一样,以往,道路不通,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都极为不便。不管是春天种植时节买农资,还是秋天果实成熟后向外运输,都因道路不畅而增加了成本。如今,新修的公路从主干道一直延伸到了村间地头,不仅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更打通了致富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巴亚森高兴地说:“路通了,运输成本低了,我种的红枣、核桃也能卖出个好价钱了!”(www.xing528.com)

畅通的路网也使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往日,农户要自己把农产品送到农副产品经销商那里去;现在,对方开着车就能来到田边地头,现场查看产品品质,遇到满意的,便能立即下订单。

2016年、2017年,新疆交通扶贫成效显著:投资13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达2.25万公里,其中,南疆四地州共计投入57.3亿元,新改建里程达9797公里。2018年,新疆的农村公路等地方道路的新改建持续推进,对于那些不通畅的乡、建制村,则全力实施通硬化路;2019年底,新疆全面完成了全自治区剩余5个乡、25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农村公路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年内,力争实现22个深度贫困县所辖1962个深度贫困村具备条件的村内主要街巷、自然村(20户以上村组小队)内主要街巷通硬化路,打通村与村间的道路连接,积极推进域内深度贫困村“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建设,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

补齐短板,用公共设施惠民生

近年来,文化商业服务、通讯、园林绿化等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越发受到重视。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尕孜库勒乡的深度贫困村罕库勒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推进村内公共设施建设。

如今,村里不仅新修了村委会大院,更完善了村文化活动室,在公共区域安装了健身器材等各类公共设施,确保真正补齐精神与物质“短板”。

往日,罕库勒村村民们的生活极其单一,每日干完活以后,就只能待在家里,没有什么业余活动。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后,村委会白天在这里开展诸如服装制作、销售技巧等技术培训,晚上则开展普通话与其他知识的教学。节假日期间,村委会还会组织村民排练节目,以文艺晚会的形式让大家放松心情

罕库勒村是麦盖提县全面改善公共设施的一个缩影。如今,麦盖提县还在持续完善贫困村公共设施建设,除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以外,县政府还持续推进了22个深度贫困村的电商服务站建设,更将通信网络全覆盖当成目标,不断巩固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成果。为了跟上互联网时代,县政府还在域内大力实施了行政村通邮和“宽带乡村”工程,持续推进光纤进村入户,真正实现邮政和网络村村通。

如今,麦盖提县的农民幸福指数不仅大为提高,人口素质、助力扶贫开发的“软实力”更是大为增强。

未来,在补短板、强化基础建设方面,新疆还将认真对照“三保障”要求,特别是对早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展开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基础上,紧盯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薄弱问题,采取过硬措施予以解决,切实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与成色。

(案例来源:《人民日报》)

★脱贫启示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只有基础设施脱了“贫”,产业发展才能跟上。新疆的成功实践表明,夯实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是筑牢脱贫根基的前提条件。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必须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根本途径,高起点谋划、全方位争取、大力度实施,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