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科学施策解决扶贫难题

如何科学施策解决扶贫难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找准那些影响面大、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一项项突破、一项项落实,才能真正破解“怎么扶”的难题。团结各方,人人都是脱贫主攻手党员干部主动扶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三个内生动力”,而平利县解决好“怎么扶”的关键,也在于充分发动了这三股力量。村中每季度展开一次道德评议,平利县每年都会评选表彰100名“自强标兵”和“苦干脱贫光荣户”。

如何科学施策解决扶贫难题

因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不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也有极大差异。想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就必须坚持“分类施策,量身定制”,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只有找准那些影响面大、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一项项突破、一项项落实,才能真正破解“怎么扶”的难题。

★脱贫故事

陕西平利:“三项举措”确保高质量脱贫

陕西省平利县是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为打赢本地脱贫攻坚战,该县紧盯重点去攻坚、攻克难点求突破、锐意创新求实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精准高效的脱贫举措。在“平利模式”下,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20.9%降至2019年底的1.2%,79个贫困村全部高质量脱贫退出,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领导带头,全县上下全力攻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委始终发挥强力统揽和全面统筹的核心作用,时时处处做到以脱贫攻坚为大为先为重,汇聚党、政、民、社会组织及群众各方力量投身扶贫事业。自2016年起,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平利县就实行了脱贫攻坚考核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个人考核“捆绑挂钩”,对县级领导实行量化考核,对各镇、各部门负责人实行积分管理。

为了以脱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平利县强调,领导干部必须亲力亲为带头顶上去。每年,县委书记郑小东到村中调研脱贫工作的时间超过100天,平日里,几乎每项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他都会亲自把关,以求全面做好指挥、调度、协调、督察与落实工作。

村上是落实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平利县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总队长机制:全县所有县级领导、部门和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直接到村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一人一村,对村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负总责,实现137个村全覆盖。

脱贫攻坚到最后的冲刺阶段,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平利县创新推行了“红黄绿”三色清单管理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照贫困村退出的七条标准、贫困户脱贫的五条标准与群众反映的诉求,逐户、逐项对标查验:“红色”项是未落实、不满意的项目,由主要领导抓;“黄色”项是有欠账、有差距的项目,由分管领导跟踪督导;“绿色”项是已经完成、群众满意的项目,由帮扶干部进一步跟踪巩固提升,真正找准路子、扶到点子、帮到根上。确保真正不落一人、不漏一户、不错一项。

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镇作战部的统揽协调下,各个村得以明确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更能统领调度村上所有帮扶力量,统筹解决村上困难问题。

攻坚拔寨的关键点真正下沉到村到户到人,构建起以村为基本单元、以户为主要靶向、以人为主要对象的脱贫攻坚“一线作战体系”。

团结各方,人人都是脱贫主攻手

党员干部主动扶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三个内生动力”,而平利县解决好“怎么扶”的关键,也在于充分发动了这三股力量。

在平利县,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主攻手”。

邹会熊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干部,身为柳林子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白天他忙着与队员们一起,到村中户里了解脱贫情况,晚上则与群众们坐在一起,开群众院坝会,从干部群众那里汲取经验、听取意见,讨论村子脱贫工作中的难点。

像这样的院坝会,在平利县137个村早已是常态,每一次院坝会结束后,驻村工作队队长都会结合干部与群众们的发言进行点评,甚至会结合意见,当场对工作进行落实。

为了激活党员干部的扶贫积极性,平利县制定出台了干部选用、激励措施等多项规章制度,同时,大力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兴产业、办企业、置家业”为重点的“三乡三业”能人返乡工程,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经商人士返乡,并从中选拔、使用人才,充实“两委”基层组织。

通过这些举措,平利县先后提拔、交流与使用脱贫一线干部50人,总占比68%。新鲜血液的注入,大大提升了党组织和干部的领富带富能力。(www.xing528.com)

同时,针对一些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惰性思维,平利县大力实施“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全县范围内,137个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一约四会”和“红黑榜”,还设立了民风积分爱心超市。

村中每季度展开一次道德评议,平利县每年都会评选表彰100名“自强标兵”和“苦干脱贫光荣户”。评先进、树典型,真正使贫困群众的心开始热起来,身子开始动起来,而日子逐渐好起来。

为激发社会力量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生力军的积极性,平利县开展了“万企帮万村”“巾帼扶贫”“劳模助力脱贫”等精准扶贫行动,与江苏携手举办了“平利特产进武进·百家企业手拉手”等多项招商推介活动。

每年,招商推介活动都会选出50个“最美扶贫企业”,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不仅可优先享受项目资金扶持,更可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如此一来,社会帮扶力量真正实现了群众里享美誉、发展中得实惠、政治上有舞台。

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县上下扭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形成全民动员、合力攻坚“大合唱”的格局。

创新举措,多产业扶贫谋发展

为了加快产业扶贫,平利县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了“五个十万”:以十万为单位,发展茶叶、富硒粮油中药材、生态猪等产业,并将之细化量化分解,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一项增收项目。同时,更结合土地流转、产品回购、合作经营等方式,探索起了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将全县范围内贫困户嵌入生产营销的产业链中。

为了让易地搬迁的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平利县还创新产业扶贫方式。

药妇沟社区是平利县第一个建设的千人社区,共安置群众2800余人。原来住在山上时,村民们以种地为生,如今搬到山下,他们的谋生成了问题。郑小东在一次回乡创业座谈会上得知,一些沿海地区的小工厂因劳动力不足而面临停产困局,于是想到了“引厂入社区”的点子。在他的牵头下,相继有3家企业在平利县试点建厂。

试点建厂的点子成功后,县政府决定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并成立了社区工厂发展领导小组。郑小东主动挂帅,县政府制定了“一城十镇百社区百工厂”的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多个优惠政策,使社区工厂在全县11个镇全面铺开。

如今,平利县11个镇、50个搬迁社区累计兴办手套、棉鞋、服装等各类社区工厂83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搬迁群众不用出远门,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工作,每月仅工资收入便有3000余元。

平利县创新社区工厂的做法,被作为安康市脱贫攻坚“五大工程”之一在全市推广开来,更成为全国脱贫典型。目前,安康市发展社区工厂400余家,解决了1.7万余名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往日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如今已在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之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脱贫路子。多种创新模式如今已在陕西省内多地推广开来。平利县连续两年被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成为高质量脱贫的一面旗帜。

(案例来源:陕西网)

★脱贫启示

“怎么扶”是精准扶贫中的重中之重。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强调因地制宜,充足实际,分类施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是外力引导,终究会有结束的时间点,因此,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防止重新返贫。而陕西平利县展示的“怎么扶”的成功思路,恰恰可以给后来者以启示:必须坚持可持续投入,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协同推进,方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